又有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瞄准二级市场。位于深圳的乐聚机器人10月22日宣布,近日完成近15亿元规模的Pre-IPO轮融资。
南都记者了解到,乐聚机器人目前正在推进科创板IPO上市。此前9月9日,成立于2016年的乐聚完成股改,由原来的“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彼时,公司就股改给出的解释是“出于业务需要”。
具身智能赛道上,已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在推进或被传出上市。10月14日,宇树科技完成第一期上市辅导,此前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正式提交IPO申报文件。智元机器人则多次传出筹备港股上市,不过均被公司方面否认。
2025年6月20日,乐聚机器人在北京石景山区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表演“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乐聚的本轮Pre-IPO轮融资聚集了十多家投资机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盛奕资本、联新资本、探针创投、合肥产投、玖兆投资及中美绿色基金联合投资。
乐聚方面表示,Pre-IPO轮融资将用于“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
乐聚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一汽红旗、海晨物流等公司的产线,从事物流搬运任务。乐聚机器人副总裁柯真东今年8月对南都记者表示,搬箱子、上下料、分拣属于工厂内相对简单、工作流程比较短的工序。以搬运为例,人形机器人的效率虽然目前仅为人工的1/3到1/2之间,但可以通过更长的工作时间去弥补。而对于拧螺丝或更高精度的工作,“(机器人)连进入工厂的门槛都没达到”。
走访许多工业客户之后,柯真东发现,一线和准一线城市的工厂面临“招工难”,对人形机器人有着真实的需求。此种情况下,与其说人形机器人在“抢饭碗”,不如说是去顶替空缺。但对于引进人形机器人,工业客户要计算ROI(投入产出比)。柯真东说,乐聚卖给工厂的售价约为20万至30万元一台,以此比对用工成本,基本上一年半到两年即可回本。
根据柯真东提供的数据,今年乐聚的整体交付目标是1000至2000台人形机器人——以科研、导购等商用服务场景为主,工业场景有小批量出货。
和智元机器人类似,乐聚也是一家采取“生态打法”的具身智能玩家,大量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公司方面介绍,乐聚陆续投资了泉智博(一体化关节)、立聚动力(电机)、灵心巧手(灵巧手)、刻行时空(数据平台)、具脑磐石(具身大脑)、具识智能(操作系统)等公司。同时,与东方精工(002611.SZ)联合打造了大规模人形机器人产线;与和而泰(002402.SZ)、东方精工联合成立人形机器人控制器公司;与海晨股份(300873.SZ)联合成立生产物流场景解决方案的合资公司。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具身智能热潮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