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粉能治不可逆转疾病?华夏特产等私域直播正围猎老年人

南都N视频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10-23 15:25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被洗脑的老人家将各种三无产品带回家”“老妈天天听直播,从早听到晚”“妈妈在团购群每天中午看群里直播间,相信董事长直达厂家而去买保健品,被养成习惯了拦不住怎么办”……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帖子层出不穷。近年,以线上私域直播为渠道的新型骗局盯上了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

日前,有消费者向南都N视频记者投诉称,自家老人此前深受一家名为“华夏特产”的直播间所害,“我奶奶每周都会下几单,每个月几百块钱,开始就只是领红包,看着看着订单逐渐增多了。”但收到的实物完全货不对板,并且直播需要从群聊中进入,到开播时间,群管理会将链接发入群内,直播过程中还会安排按时打卡领红包,通过红包诱导老年人持续观看。

南都记者尝试联系了华夏特产相关方面了解具体情况,但天眼查公开邮箱已注销,电话也未能拨通。近期,南都记者也深入调查了这类直播间,发现当中虚假宣传的情况比比皆是,华夏特产关联直播间“华夏邻播”将灵芝粉鼓吹为能治不可逆转的疾病的“神药”,知悟优选宣传称冬虫源液可以抗衰、抗肿瘤、抗癌活性……

 

宣称灵芝粉能治不可逆转的疾病,曾因虚假宣传被罚7万元

来自辽宁的小贝(化名)告诉南都记者,自家老人是在两三年前开始看直播的,直播间名为“华夏特产”,每天下午三点开始,直播间内从生活用品、化妆品,到手串、保健品等应有尽有。“我奶奶差不多每周在直播间下几单,每个月几百块钱,平时买到过几乎没有肉的羊蝎子、颜色灰灰的不咸的竹盐、各类三无杂牌子的面霜和眼部精华、各种氨糖软骨素这类保健品,还有茶包、酸梅汤等等,我家都塞满了。”

近日,南都记者也加入了与“华夏特产”相关联的直播间,试图厘清这类直播间的“套路”。这一目前仍准时在每日下午三点开播的直播间名为“华夏邻播”,主播自称“林波”,通过比对照片及公开资料发现,林波即为华夏特产电商平台总经理及旗下主播,其也与华夏特产的运营主体“河南北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之一“林波”同名。另外,“华夏邻播”直播间内亦出现过“欢迎华夏特产集团莅临”的图片。由此判断,该直播间与小贝所提的“华夏特产”存在关联性。

图片

而在这一直播中,南都记者注意到未见保健品标识的一款灵芝粉竟成了治病“神药”。林波在直播间内将其所售的灵芝粉与“对心、肝、肺都有一定的作用,吃完可以延年益寿”等功效相关联,且强调“身体得了不可逆转的大病也可以吃”。

该款灵芝粉品牌名称为“龙韵医圣堂”,背后生产方则为“河南医圣堂药业有限公司”,但南都记者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检索发现,前述公司旗下并未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这说明该灵芝粉并非为保健品。另外,直播间展示商品也未见保健食品标识,详情页未贴出保健品相关介绍。

图片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王昊告诉南都记者,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普通食品的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也不能宣称具有保健功效。该直播间将一款未取得保健食品“蓝帽子”标识的普通食品,宣传具有“对心、肝、肺有作用”“延年益寿”甚至暗示对“不可逆转的大病”有效,这严重超出了普通食品宣传的合法边界,属于典型的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其次,其“延年益寿”等描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明令禁止的保健品广告中不得含有的“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即便它是保健食品,这类宣传也是违法的,更何况它连保健食品都不是。这种“神药”式的宣传,利用了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对健康的焦虑,误导其做出购买决策,不仅不合理,而且已经涉嫌违法,市场监管部门完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其进行查处。

另外,林波还在直播间宣称该灵芝粉零售价为299元,直播间内下单价格为29.9元三盒,价格看似诱人,但截至发稿前,南都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检索“龙韵医圣堂 灵芝粉”,都未见有同款产品,通过识图显示出来的则是与其包装设计极为相似的北京同仁堂红参粉、阿胶固元糕以及绿谷明珠的一款破壁灵芝孢子粉,而唯一能通过公开渠道检索到的龙韵医圣堂电商官方店铺目前也已暂停营业。

图片

仅在私域直播中售卖某一产品的行为是否合理?王昊认为,这种“直播间专供”、在公开电商平台无法检索到的销售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信号。首先是规避监管,这使得常规的平台比价、用户评价等市场监督机制失效,产品信息不透明,为夸大宣传和销售劣质产品提供了温床。其次,店铺暂停营业、产品难以追溯,增加了消费者维权和监管部门查处的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显示,河南北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曾在今年6月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发布保健食品广告行为,受到过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7万元。其中,因网络直播销售保健食品中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行为,被罚4万元;因招商过程中虚假广告的行为,被罚3万元,公告表示前述违法行为该公司均已改正,但结合目前情况来看,其虚假宣传问题依旧存在。

图片

此外,南都记者注意到,华夏邻播直播间下方显示由小鹅通提供技术支持,公开资料介绍,小鹅通是一家私域运营领域的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赋能企业构建、运营并扩展其去中心化电商基础设施。今年8月,小鹅通曾发布一则《关于规范养生保健领域合规经营行为的公告》,列举了商家在发布、推广养生保健类信息或提供相关产品服务时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严禁发布虚假、夸大功效的宣传内容等。针对华夏邻播涉及的问题,南都记者也尝试联系小鹅通方面了解其直播间审核及后续规范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红包诱导、发免费菜,线下门店“薅羊毛”引流

小贝还告诉南都记者,这类直播需要从群聊中进入,到开播时间,群管理会将链接发入群内,并且直播过程中会安排按时打卡领红包。“我奶奶刚开始就只是领红包,看着看着订单就逐渐增多了。”小贝说道,“后来我发现有一个叫小吴的线下店员和我奶奶有微信联系,他们店铺在我家小区附近,我奶奶给小吴转账过让他帮预留东西,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我们根本没法阻止,阻止线上联系,老人也能拿现金去店里找店员帮操作。

南都记者发现,小贝所提到的安排打卡领红包的情况确实存在,林波在直播间多次提到“红包”“积分”等问题,而每次签到能够领取到的红包甚至不到1元。林波还表示,“签到才有红包,不签到说明你在挂机,那么这个红包我就不给你,给你也没有用,这说明你不支持我,都不知道林波我是干什么的,我给你的福利你一个都不要”。

红包诱导是否合规?王昊告诉南都记者,通过“打卡领红包”等方式,一方面筛选出有较强意愿和空闲时间的老年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小额利益持续吸引注意力,在长时间、高频次的“洗脑”式宣传下,逐步降低消费者的判断力,建立信任感,最终诱导其进行非理性消费。这种利用心理学原理,针对特定脆弱群体进行营销的话术和行为,虽然可能游走在规则的灰色地带,但其最终目的指向欺诈性销售时,就构成了整个违法链条的重要一环。 

另外,在华夏邻播直播间实时评论中,还有消费者提到“林波之前直播提到连续看十二天直播会退款买维生素的九块九”,但该消费者看了二十一天却未收到退款,随后这条留言被删除。通过这类话术引导消费者连续不断打卡直播间也是引流方式之一,且南都记者注意到,华夏邻播的直播内容在结束后是无法回看的,这意味着如若消费者当初并未录屏保留证据,维权或将存在难度。

针对于前述问题,南都记者也尝试联系华夏特产及华夏邻播相关方面了解具体情况,但天眼查公开邮箱已注销,华夏邻播直播间内所提供的以“400”开头的客服电话也未能拨通。

图片

这类由群聊方能进入的直播间最初又是如何引流的?有消费者告诉南都记者,其家边街道上有三家包括潇洒甄选、好田地、生物时代在内的店铺,“店内基本都是老年人,没怎么见到过年轻人”,而他们吸引老年人地方式大多是发放免费物品,后续会卖品以及拉群直播。

这一引流方式曾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通报过,据其介绍,“垦道”品牌个体经营门店上海市静安区伦伦食品店会不定期安排员工于门店周边居民小区内通过免费发放蔬菜,吸引50岁以上中老年消费者至其经营场所门店内,再通过会员积分福利、专人定点联系等方式招揽客户参加其组织的“互助交流会”,进行产品推介宣传。

而伦伦食品店在经营场所内向消费者口头推介普通预包装食品“善百年 二酯食用油”(植物食用油)时,称该产品具有“降尿酸”“防老年痴呆”“清理体内垃圾、治疗便秘、减内脂”“降三高”等功效;在推介特殊预包装食品“垦道芝良芝灵芝孢子油蜂胶银杏叶软胶囊”“垦道科学搭档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两款保健食品时,称该产品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但这些产品均为预包装食品而非药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功效。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认为,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之规定,构成利用交流会、口头推介形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

近日,南都记者在走访位于上海的“垦道臻选”线下店时,依旧见到门店内有大量老年人聚集,不过,当南都记者进店以消费者身份向店员询问店内产品购买方式时,其先是表示,店内所售如善百年二酯食用油这类产品直播间是不售卖的,直播间仅是“秒杀如菜、玉米、猪排之类的小东西”,随后,在南都记者进一步追问是否开设有直播时,该店员又改口称“现在没有直播了,都是店内卖”。

 

“直播坑老”问题日益严重,多地出手整治查处

近年,直播坑老相关问题愈发严重,除了上文提及的华夏邻播外,南都记者也陆续加入了优选湾、知悟优选等直播间,类似情况亦有存在。其中,知悟优选直播间在宣传一款“米格阳光”牌冬虫源液时提到其有九大功效,包括“降血糖、血脂”“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抗癌活性”等,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未能查到这一产品的保健品注册及备案,天猫平台该款产品也仅介绍为“植物饮料”,并未提及有前述功效。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擦边”保健品之外,其他普通食品的售卖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优选湾直播间推荐的“润畔”莫斯科肠及酱香肘花,其背后生产商山东润泉食品有限公司在今年曾因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累计被沂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3.3万元,并没收了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68箱亿水香肘产品。

图片

“与存在不良记录的厂商合作,无疑大大增加了产品出现安全问题的风险,也反映出直播间运营方在选品和供应商资质审核上存在重大过失。”王昊告诉南都记者,他还表示,虽然目前没有专门法规强制要求直播间对合作方进行全链条背景调查,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播间作为销售者,有义务保证其销售的商品符合安全标准。如果直播间明知或应知生产商有此类严重违规记录(通过公开渠道可查询到行政处罚信息),却仍为其进行宣传推广,那么一旦产品出现问题,直播间运营方与生产商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及各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陆续对“直播坑老”相关问题进行整治。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的通知》,部署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严肃查处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破坏养老服务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据介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征集群众及经营主体提供的问题线索7415个,查办违法案件达4516件,罚没金额达6876.91万元,责令3611家主体整改、涉及金额达382.42万元。截至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台6件,直播商家24件。已处罚没金额达293万元,拟处罚没金额约663万元。

分地区来看,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截至8月底,共立案83起虚假宣传案件;河南省探索“穿透式监管+全链条执法+协同式作战+一体化推进”新模式,累计查处76件直播间虚假宣传案件,罚没金额达486.57万元;广东省则聚焦重点领域拓宽线索渠道、从严打击违法要害,截至9月底立案516件、结案344宗,对2家私域直播平台立案调查,推动平台封禁5904条违规视频、处置1.1万场违规直播。 

【律师建议】
整治私域直播灰色地带
小鹅通等平台应承担更多治理责任

要整治私域直播灰色地带,上海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王昊建议,像小鹅通这类的平台应承担更多主动治理的社会责任。如加强实名认证,确保入驻商户的主体信息真实、可追溯;关键词与模型筛查,利用技术手段,对“神医”“神药”“特效”“延年益寿”等违规宣传高频词进行主动识别和拦截;建立商户信用体系,对多次被举报、查实的商户进行永久封禁,并共享行业黑名单;设置风险提示,对于销售食品、保健品等特定品类的新商户或直播内容,向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

消费者方面,王昊提醒,子女晚辈要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交流,普及新型骗局案例,建立信任防线。告知父母,凡涉及健康、投资的大额支出,务必与家人商量。教会老人使用手机查询企业资质(天眼查、企查查)和产品备案信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叮嘱老人尽量使用子女的银行卡或电子支付,并保留凭证,避免使用现金,以便追溯;家人可以帮助老人设置手机骚扰拦截功能,或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减少骚扰信息。树立“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的科学观念,任何宣称能治病的食品或普通保健品都是骗局。

对于老年消费者而言,律师认为,判断产品正规性则可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查备案对于保健食品,最关键的是查看是否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产品名称或批准文号进行核实。普通食品则应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二是信渠道优先选择大型、知名的电商平台或线下商超购买,这些平台有相对严格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三是高警惕,对价格异常低廉、宣传过于神奇的“神药”保持高度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巨大的价格落差往往是吸引眼球的手段。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可轩 发自上海

编辑:甄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