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班主任私装监控,还有完没有?日前,有网友在“问政湖南”发帖举报,称湖南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有班主任在教室私装监控,“许多学生说每天上课非常压抑,感觉被偷窥了一样”。10月22日,长沙市教育局回复称,该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核实与专项处置工作。
似曾相识的新闻,并无创新的答复。没错,几乎让很多人产生时光倒流错觉的这段政务互动,确实在一个月前就曾真切上演。今年9月初,长沙另一所中学被投诉“班主任私装监控”,彼时长沙市教育局就曾援引下级教育局答复表示,情况属实,责令立即拆除。
但就是这么可以简单核实、无可抵赖的事,却在被要求立即拆除几天后,投诉者再次留言称并未见到整改成果,搞得涉事教育局再次责令当日必须拆除,并且确保所有班主任私装监控设备已移除……
就在长沙“班主任私装监控”引爆舆论刚刚一个月,又一所中学就原版复刻再来一次。但也是在当地教育局又一次官方答复里,公众得以窥见针对这么一个具体问题,有关部门所采取的整改排查措施以及具体效果究竟如何。据称,在前次事件爆出后,长沙市教育局即“在全市教育系统部署开展自查整改工作”,这回涉事的望城区第二中学还执行上级指示不过夜,自称“已按要求于当日完成全部私装监控拆除工作”,直到此次被举报。
姑且不说班主任私装监控的对错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涉事学校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整改效果,在此次长沙市教育系统的个案实践里可以说相当尴尬。第一次责令整改,下级以糊弄应之,再次被反馈整改无效,又被要求必须当天移除,也似乎没人对最终的整改效果以及前次整改应付的情况去做深究。而在据此展开的全市排除中,那个据说当天整改完毕的学校,在一个月后“爆雷”,而最新答复里也没提追究责任的事。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整改意见被如此应付、糊弄,很难让公众相信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包括此前教育系统开展的自查整改,到底有多少学校真的把纸面答复落到了实处?学生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反馈真实情况,除了收到几段套路答复,对问题的解决有何实际帮助?
监督乏力,督促悬空,私装监控整改不力的背后,恐怕是信任危机。
班主任私装监控的逻辑怪圈,其实并不难理清。虽然相当多的学校已经有了先进的AI智能监控设备,但借由校级监控“查获”的问题反馈到班主任那里,可能已经是面临考评的扣分项。而班主任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私装监控,最直接的考虑就是在学校监控“扫射”到自家班级前,先通过私装的监控“截流”问题、自查自纠,避免闹到学校。按照这样层层监督的设计逻辑,班长、小组长们的私装监控也可能正在路上,单向度的问题查纠机制不可避免都面临资源浪费、制度空转的困局。
这还不用说,未经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监控设施安装,以及高概率存在的人脸识别技术泛滥式运用,本身就已经涉嫌违法。从学校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整改、拆除要求,事实上并未触发个人信息保护法层面的监管执法介入处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社会公共机构,通过教育内容本身以及每一个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应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习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完备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从长沙这几次班主任“私装监控”风波,可以看到通过国家正规问题反馈平台表达诉求的学生,对个人隐私信息、公民权利的勇敢捍卫,反倒是私装监控的教师、督促整改却了无动静的主管部门,确实有待改观、待加强的方面。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让老师像个老师的样子,学生可都在看着!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