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优质电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10月23日晚,在省市县三级电影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惠州市博罗县在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公布首批50个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
博罗县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主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场馆等现有场馆设施,通过微改造、软升级实现功能叠加,推动公益电影从“户外流动”转向“室内固定”,不仅提升观影体验,也丰富现有场地设施的应用场景,使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点从“流动的星空”变成“暖心的客厅”。同时,部分室内固定放映点配备了高清数字放映设备、LED银幕与专业音响系统,往日流动放映设备简陋、观影效果受限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博罗县计划2027年实现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全覆盖,形成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具有特色的公益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网络,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光影情暖博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此,同步出台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室内固定点放映服务规范》,通过统一标识、规范服务、明确“点长”职责、对接专业放映队伍等措施,建立起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让电影公益放映服务从此告别“打游击”状态,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为室内固定放映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各室内固定放映点还积极探索“电影+”多元服务模式,逐步发展为集观影、宣讲、阅读、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客厅”,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服务的升级。同时,引入商业影院参与公益放映,既提升服务品质,也为影院引流,形成公益与市场良性互动。
当晚活动现场公益放映了电影《长安三万里》。现场设置“点片箱”与线上投票渠道,实现“群众点单、统一派单、放映点接单”的精准供片机制,让群众自主选择喜爱的影片,观影也不再需要等待流动放映队的偶尔到访,而是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享受高质量观影服务,真正实现从“偶尔看得上”到“常态看得好”的转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