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广东志愿榜样,凝聚时代奋进力量。10月23日下午,首届广东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嘉许礼暨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图书馆举办,178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获得嘉许和致敬。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共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广州图书馆协办。
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励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全省注册志愿者已突破2400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8%
广东省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45家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党委社会工作部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省有关职能部门、部分在粤央企、省内企业、高校、医院等有关负责人,荣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及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先进典型,以及来自省有关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村(社区)等相关人员和志愿者代表4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温暖的嘉许活动。
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利春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利春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是全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策源地和风向标,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已突破24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8%。在广东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征程中,志愿者群体已构成一支不可或缺的磅礴力量。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党对全省志愿服务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省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志愿广东”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当前,广东正处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深入实施,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希望先进典型进一步当好“先行者”,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当好“参与者”,营造“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希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当好“领航员”,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戎明昌在发言中指出,此次活动的举办既是对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嘉许和致敬,也是对广东志愿服务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的交流分享,对广东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的集中传播。作为扎根广东的主流媒体,南方都市报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志愿广东”建设,参与打造了“微文明”“南粤老兵”等一批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品牌。接下来,南方都市报将持续聚焦志愿者群体,讲好广东志愿者故事,为“志愿广东”建设贡献更多媒体智慧和力量。
志愿星河,闪耀南粤
178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接受嘉许致敬
现场,主办方分别对荣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代表,以及被评为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的代表等共计178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了嘉许和致敬。
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广东省先进典型在活动现场接受致敬。
据观察,此次获得嘉许致敬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涵盖赛会服务、助残、医疗、应急、绿美、乡村振兴、粤港澳湾区融合、基层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他们用积极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力量,为全省志愿者树立了可学可鉴的标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志愿温度”和“文明厚度”。
“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倩昕、“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叶建国,以及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深圳市坪山区“新农人驿站”志愿帮扶项目、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北社区等典型代表先后进行了志愿服务经验分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志愿服务瞬间在全场引发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群星闪耀】
致敬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深圳北站社区分享殊荣背后的暖心故事
在广东的志愿星河中,有这样一些特别璀璨的星辰,他们经过层层推荐和联合评审,获得了全国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他们是千万志愿者奋勇前行的榜样。
现场,主办方对荣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18组代表进行了致敬,志愿者为获奖代表送上鲜花。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委书记郑阳,带领几位社区志愿者同台讲述了该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背后的故事。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志愿者分享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背后的暖心故事。
北站社区的志愿者中,既有幼儿园老师为来深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课后讲绘本故事,在儿童空巢夏令营与孩子们做游戏;也有随子女来深圳定居的老人,加入到社区建立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中,为社区100多位独居老人组织包饺子、做年夜饭;还有90后退役军人参加春运志愿服务队,守护务工人员的归乡路,直到把往来旅客都安全送上返乡的列车。
“我们的故事很小,小到只有一碗饺子,一次指路,一场陪伴。但正是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暖心小事,凝聚起人人参与的共治力量,汇聚起人人尽力的基层智慧,建设好人人共享的和美家园。”郑阳说,作为志愿之城的一分子,他们将用千万个温暖瞬间,共同拼出人民城市的壮丽画卷。
【微光成炬】
“90后”视障女孩组建志愿者团队
香港阿sir到东莞做志愿者,见证大湾区融合发展
在广东的志愿星河中,每一颗星星都有其独特的光芒。
主办方对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的50位志愿者进行了嘉许。
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嘉许现场。
张倩昕是一名来自广州的“90后”女孩,刚出生就患有严重视力残疾的她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坚持随班就读,成为广东首位视障研究生;毕业后,她专注助残事业,创立华南首个重点为视障人士服务的社会组织——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努力推动助残事业专业化发展。
“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倩昕、“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叶建国作经验分享。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残障伙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只是缺乏一个参与社会的平台。”当张倩昕怀抱一束色彩斑斓的手工扭扭花在台上动情分享时,全场安静了下来。这束花,是她和团队里的残障姐妹们一起亲手制作的。
“手工扭扭花简单易学,又漂亮实用,成为残障女性用双手连接社会的重要载体,让她们从一个需要帮助的受助者变成能够帮助别人的志愿者,甚至通过这门手艺获得就业的机会。”张倩昕告诉观众。
“今天带来的这束扭扭花,里面有木棉、紫荆、莲花……”她骄傲地将花束举起向大家展示,“希望用我们的志愿服务力量,去唱响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新声”,张倩昕略显激动地说。
从香港警察到东莞志愿者的转变,是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叶建国人生中一段非常特别的经历。他坦言,志愿服务深刻改变了他的生活。“志愿服务让我快速融入东莞这座新城市。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我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一分子,不断收获着温暖与归属感。”
叶建国讲述了志愿服务如何成为港澳居民与内地邻里情感交融暖心桥梁的体会。对于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他笑着说:“我期待在全运会看到更多粤港澳志愿者并肩协作,用专业和微笑迎接八方来客,这本身就是大湾区同心协力的最佳代言。”
【爱满星河】
从跨域送医到传授刺绣技巧
志愿服务组织凝聚起强大乡村振兴合力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全省14万个志愿服务组织让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同心聚力、并肩前行,将一隅的美好延展成大湾区连片的文明风景。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30支2024年度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上台接受致敬。
2024年度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嘉许现场。
大屏幕上,一段视频紧紧揪住了现场观众的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在下乡义诊中,发现一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接力随即展开……最终,孩子得救了。
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在视频中讲述了如何从一支最初只有13名成员的民间志愿组织,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175名注册志愿者,寻回率高达96.55%的专业寻人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寻失路上的每一寸希望。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在此次嘉许礼上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协会主席张亚男给观众带来了一幅协会成员的刺绣作品——禾雀花刺绣。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作经验分享。
这是该协会2019年成立以后,牵线搭桥为清远当地“绣娘”接到的第一笔订单。这种刺绣作品目前已成为清远市的外宣礼品。
“一针一线,绣出的不仅是瑶族文化的记忆,更是当代女性自立自强的底气。”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分享道,她们通过传授刺绣技艺,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增加收入、找回自信。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清远刺绣产业化发展,做大协会志愿服务平台,为清远3万绣娘筑巢引凤,让她们的故事在更多乡村绽放光彩。”张亚男说。
【创新力行】
从“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到“新农人驿站”
50个志愿服务创新项目获嘉许
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化、项目化的创新探索。
来自深圳市的“五分钟社会救援圈”与死神赛跑,“守护惠州海岸线——公益净滩项目”守护碧海蓝天,来自广州市的“云陪伴计划项目”则是致力于留守儿童心灵的陪伴与滋养……获得嘉许的5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展现了广东志愿服务的多元化与前瞻性。
2024年度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嘉许现场。
在深圳这座“科技之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新农人”。“我们关注到坪山石井街道有上千名从事农业种植、农家乐经营的人员,他们普遍面临城市融入难、农技提升慢、市场拓展弱等困境。”深圳市“新农人驿站”志愿帮扶项目负责人简妹湘分享了他们的故事。针对“新农人”的困境,志愿者们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对接,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
深圳市坪山区“新农人驿站”志愿帮扶项目负责人简妹湘作经验分享。
这份贴心的服务,让在场观众看到了志愿服务的应时求变——始终为时代命题注入人性的温度与创新的力量,绘就深圳城乡共生、赋能未来的美好图景。
【情暖家园】
从“贴心四人组”到港澳邻里
最后一米步步皆暖
志愿服务的温度,最终要落脚在千家万户的烟火气里。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篇章,主办方对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的30个基层单位代表进行了嘉许。
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嘉许现场。
一段特别的“云走访”视频,带领观众直观感受了两个获奖社区如何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肌理,营造出邻里守望的温暖家园。
在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道三眼井社区,党员志愿者以身作则,带领街坊们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在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港澳居民占了社区总人口的36%,志愿服务成为了港澳居民与内地邻里情感交融的暖心桥梁。
“秘诀其实就藏在‘织网’和‘走心’里。”河源市源城区康乐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肖苗笙的分享朴实而动人。“我们社区划成了14个‘15分钟响应网格’,每个网格都配有网格员、党员、楼长、志愿者组成的‘贴心四人组’,日常‘敲门’听需求,并建立速办机制。”
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肖苗笙作经验分享。
“我们用‘笨功夫’换‘真感情’。这‘最后一米’走的每一步都暖,每一寸都甜!”肖苗笙说。
“我们都是一束微光,汇聚起来就能照亮世界。”伴随志愿广东主题歌的歌声,现场观众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中的星星灯,汇成一片璀璨星河,活动成功落下帷幕。
现场志愿者和观众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践行志愿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志愿力量。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邹琳
执行统筹:叶孜文 吴笋林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吴笋林 叶孜文 曾俊豪 杨伽 卢婉珊 赵青
视频/摄影:钟锐钧 吴泽嘉 郑鸿杰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志愿星河·璀璨南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