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停车有位、规范有序”,实地走访探究宝安治理样本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10-24 18:21

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核心区域,是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经济大区。高密度的人居环境、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出现等因素叠加,基层治理迎来新的挑战。

聚焦市容环境突出问题,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筹开展区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整治取得一定进展。10月15日,奥一新闻记者来到官田地铁口,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宝安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与做法。


治理考题: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刚需,同时守住市容秩序防线

一边是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刚需,一边是行人通行的安全与效率。

据深圳地铁官方统计,早在去年11月,途经宝安的地铁线路,日均客流量已经超过390万人次。对不少人来说,从住处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三公里”是刚性需求,步行太远,电动车接驳成为便利选择。不过,由于集中汇集的电动车辆数量较大,地铁口的停车位往往又很有限,导致供给关系较为紧张。

与此同时,为了节省时间、追求“最近距离”,在现有停车区域满位的情况下,即便几百米外有车位宽裕的停车点,“插空”随停的情况并不少见,人行通道被侵占,途经的人群只能在车辆的夹缝间勉强穿行。

如何平衡各方需求,达到精准管理?成了宝安基层治理的一道现实难题。


破题之法:创新治理举措,推进“三区分离”示范点建设

应对电动车治理难题,并非简单的“禁”或“放”,它要求城市管理者以更精细的规划、更智慧的技术、更包容的共治,寻求安全、效率、民生的最大公约数。

在解决电动车停放问题上,宝安区推进“三区分离”示范点建设,专门选在重点地铁口、重点路段这些空间充足的地方,通过科学划分区域,彻底改变以往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混乱情况,还明确了建设的核心五要素标准,提出打造100个示范点,目前已基本完成,并持续深入优化。


记者走访:“三区分离”改造效果明显,市民趋于自觉有序停车

10月15日,记者走访深圳地铁6号线官田地铁口,该地铁站是宝安区石岩街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地铁口电动车日常停放的数量较大,此前该处非机动车乱停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

为解决问题,官田社区、石岩街道和区城管部门共同推进“三区分离”改造,借助防撞柱、铁马等引导设施,让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减少交叉干扰,使居民出行更加安心顺畅。

图片

整治前

图片

整治后

官田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停车空间紧张的现实短板,通过积极与工业园区物业沟通协调,对园区外侧道路的闲置空地进行硬底化改造,新增设了55个机动车位与近30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扩充停车容量,从源头上缓解了停车压力,另外持续的规范管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停车习惯,随意插空乱停的跟风乱象显著减少。

随着管理和引导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市民养成线内停车、分类停放的文明习惯,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也由专人定时值守向机动巡查转变,正是秩序维护从“反复整治”逐步迈向“长效稳定”的写照。

图片

改造前

图片

进行边坡治理,对园区外侧道路的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后。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晰的蓝色通道划线,人行通道、电动车进出动线、电动车停放处三个区域分明有序,人行道两头加装了隔离柱子,同时设有“电动单车有序停放”的指示牌。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原先这里人行通道经常堵住,行走很不方便,走进地铁站都费劲,越赶时间越赶不上,现在规划得很好,车道、人行道都很清楚,人行道通畅也宽敞,很有安全感。”

官田地铁口发生的变化,是让市民在宝安“停车有位、规范有序”的真切概括。


宝安治理启示:直面难点痛点,让城市有活力也有质感

奥一新闻记者了解到,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筹开展区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并牵头市容环境整治,聚焦市容环境突出问题,划定18个重点片区和191条重要道路,围绕“即巡即办”、非机动车停放、占道经营等七大方面开展整治。

图片

刚摊出来的煎饼、热腾腾的包子、下班途中现炒的米粉……构成了城市独特的“烟火气”,但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针对该项问题,宝安区城管局指导各街道组织社区摸排辖区内摊贩经营需求,重点摸排辖区内长期固定点位占道经营乱摆卖区域清单,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布局临时疏导点,同时健全摊位申请、考核评估等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疏导点经营秩序,引导摊贩合法合规经营。

图片

宝安区沙井街道一处疏导点。

据统计,全区共建成疏导点(含临时疏导点)96处,分别为摊贩经营场所共34处、临时疏导点共62处,合计规划摊位数量总计4469档,其中今年新建成摊贩经营场所12处、临时疏导点52处,合计新增规划摊位数量2920档。

以新安街道翻身路为例,该路段设置116个规范摊位,其中20个是爱心摊位,配备了智能设施和人脸识别系统,采用“抽签准入+动态管理”方式确定经营时段和卫生标准,接下来还计划推行“一摊一码”溯源和信用积分制度,让摊贩管理更规范、更智慧,在留住烟火气的同时保持城市的质感。

图片

据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崭新面貌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10月22日下午,宝安区在海滨广场举行“净美畅序”城市环境秩序整治统一行动启动仪式。此次“净美畅序”统一行动自10月22日起,将进一步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秩序整治,聚焦创业一路、宝兴路等主干道及十五运会场馆周边等重点区域,通过常态化管理与集中攻坚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解决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根据行动方案部署,此次行动涵盖了七大整治任务,包括道路交通设施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文明施工整治、“马路办公”深度清洁、“城市运维”规范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以及市容秩序整治,每项行动均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整治工作责任清晰、协同高效、覆盖全面。同时,行动方案特别明确,自10月22日起,将对宝安中心区新安五路、宝安大道、湖滨西路、前海湾欢乐港湾沿海岸线围合区域实施市容环境与交通秩序“十个严管”措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从电动车停放的“三区分离”,到对流动摊贩的“疏堵结合”,直面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精准思维和务实举措,宝安区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样本,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在包容中规范发展,让城市有活力也有质感。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詹越慧

编辑:乔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5第三届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实践创新案例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