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区域中心医联体+1,松山湖片区新型健康医联体授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10-24 23:11

10月22日,东莞市松山湖片区新型健康医疗联合体授牌仪式举行,标志着东莞在深化医改、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上再迈关键一步。至此,东莞已形成“东南部+松山湖”双区域中心医联体并行的格局,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进入“快车道”。

松山湖片区医联体:19家单位“组网”,重点发力5大模块

松山湖片区新型健康医联体由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牵头,联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寮步医院等18家公立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共19家单位共建。

图片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作为东莞推进分级诊疗的又一重要实践,该医联体以“1+N”网格化模式为核心,重点围绕五大模块发力:构建分级诊疗与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促进同质化防治与技术赋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搭建区域信息化平台、探索总药师制度建设。

“通过组建新型健康医联体,将使片区内各大医疗机构把分散的‘优势点’聚成‘资源网’。”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在授牌仪式现场表示,未来,医联体将让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更快速的救治,让慢性病患者获得更稳妥的健康管理,让基层医生能力实现更综合的强化,让片区居民享受到“更近、更优、更暖”的健康服务。

图片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采访松山湖中心医院副院长利民进一步获悉,松山湖片区新型健康医联体将通过党建引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专科联盟、双向转诊、技术帮扶等为抓手,推动服务协调性与整体性提升。初期重点推进精神心理专科建设,提升睡眠医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及严重精神疾病管理能力,并指导区域内新开设精神心理机构;同步试点总药师制度,构建规范化药学管理体系,让基层药学服务更专业。

东南部医联体:已成立14个专科联盟,打造“15分钟急救圈”

医联体建设是东莞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回应民众需求的必然之举,东莞于2024年开始探索区域中心医联体建设。

作为东莞首个区域中心医联体(2024年1月成立),东南部新型健康医联体由东南部中心医院牵头,联合16家成员单位。目前,也已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南都记者从东南部中心医院获取的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专家下沉坐诊602次、远程会诊8924次、转诊危急重症753人次;成立呼吸、急危重症救治等14个专科联盟,其中心血管专科联盟助力“心电一张网”建设,提升心律失常等疾病早筛率;创新“1+3”救护车驿站体系(塘厦中心+3个分驿站),打造塘厦“15分钟急救圈”与临深片区“30分钟急救圈”。

科教与技术下沉更让基层“强筋壮骨”:首创“科研门诊”并设专项基金;接收597名成员单位人员培训,安排12人进修、72人查房带教;推广4项省级适宜技术(覆盖产科、康复等科)及4项中医技术。

从2019年东莞5家区域中心医院揭牌,到如今东南部、松山湖区域中心两大医联体并行,东莞正以“区域中心+紧密型网络”模式,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难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