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两年多的“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依然没有走出营销费用过高,盈利能力下降的境况。
10月24日,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4亿元,同比下降17.58%;前三季度营收为12.97亿元,同比下降11.54%。敷尔佳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近乎腰斩,同比下滑近45%,约为9539万元。前三季度这一数据的下滑幅度也达到36.73%。
营销费用投入过高是敷尔佳上市以来一直被诟病的问题,这部分费用在前三个季度直接对现金流产生了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滑近49%。
总体来看,当年凭借“械字号”面膜这一概念享受到的市场红利正在消退,业绩颓势尽显。更令其头痛的是,曾经的主要供货商哈三联更是摇身一变成为竞争对手,开始生产与敷尔佳面膜极其相似的产品。敷尔佳当下的经营状况可谓 “内忧外患”。
敷尔佳历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走势。
净利润近乎腰斩,营销费用拖累现金流
敷尔佳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暴跌44.96%,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仅为下降5.16%。营收同比增速更是在该季度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实现11.8%的增长到今年转为下跌17.58%。这一现象同样体现在前三季度的营收变化上,自2023年上市以来,敷尔佳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仍能保持营收绝对值以及同比增速上升,但在今年前三季度,不但出现营收总额的下滑,其同比增速更是由上一年的增长9.47%转为下降11.54%,是这三年来的最低值。由此可见,敷尔佳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公司核心面膜类医美产品面临的竞争在加剧。
一直被外界诟病的销售费用依然高企。今年前三季度该部分费用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26.19%,销售费用率高达47.8%。可见,公司赚来的近一半收入被投到了销售环节,其中很大一部份用在营销上。
从现金流的变化也可以验证其营销费用的攀升。财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8.52%,这一降幅与上述的销售费用增速下滑相差无几。财报解释变动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及营销费用投入导致支付的其他经营性支出增加影响所致。
此外,前三季度敷尔佳享受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长725.17%,达到4435.82万元,这部分的收入占到归母净利润的13.6%。即便如此,公司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依然创下新低,仅为3.25亿元。
研发费用占比低也是敷尔佳从上市以来就备受争议的关键点。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敷尔佳的研发费用为3631万元,同比增加15.78%,表现不错。研发费用占总营收为2.8%,三年以来最高水平,但这一比例在2023年之前连1%都不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头部美妆上市公司华熙生物研发占比超过8%。
二股东成竞对,“械字号”面膜挑战重重
从股东持股情况来看,敷尔佳的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张立国的持股比例高达84.41%。值得一提的是,持股比例为4.5%的第二大股东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哈三联”)目前已经变成敷尔佳的同赛道竞争对手。南都N视频记者曾报道,2024年8月,哈三联发布公告,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择机出售其持有的敷尔佳科技股份,占对方公司总股本的4.5%。当时这个时间节点距离敷尔佳上市刚好一年。这意味着,敷尔佳股票刚进入解禁期,哈三联作为第二大股东就选择清仓其所持敷尔佳全部股份。
据悉,2018年至2021年间,敷尔佳的大部分产品由哈三联生产,包括敷尔佳的爆款产品“白膜”和“黑膜”,敷尔佳主要负责下游的推广销售。从2023年开始,哈三联开始涉足化妆品领域,其获批生产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及化妆品“哈三联透明质酸钠修护膜”,直接对标敷尔佳的“白膜”和“黑膜”。
“屋漏偏逢连夜雨”,敷尔佳赖以生存的 “械字号”面膜赛道同样挑战重重。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发文表示,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这无疑给了敷尔佳当头一棒。之后敷尔佳开始淡化“械字号”的营销,布局功能性护肤品,除了依然主打面膜类产品,也推出了水乳、精华液、喷雾等常规化妆品。但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敷尔佳“腹背受敌”的困境并没有缓解。上市两年多,敷尔佳依然困于营销费用过高,盈利能力下降的老问题当中,而其所处的国货护肤赛道,市场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