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有所居”到“高质量发展”,9万亿房地产市场或将转型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5-10-25 21:53

最新发布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在克而瑞地产研究看来,公报内容中首次直接出现了“房地产”相关表述,在人口、国土空间等相关方面提及内容也有所增加。标志着房地产的定位从单一的民生保障或经济刺激工具,升级为与促进消费、扩大投资、优化区域布局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凸显了中央构建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决心。

图片

从“住有所居到“高质量发展”

公报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涉及两点,“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及“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克而瑞地产研究认为,与以往历届四中全会或将房地产隐含于宏观经济论述中(如十六届、十七届),或侧重于法治保障(十八届),或明确为“住有所居”的民生底线(十九届)相比,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表述发生了深刻转变,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地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框架,将其作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克而瑞地产研究认为,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现状,未来政策调整将呈现三大核心变化:一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供给端将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优化+精准补位”,需求端将围绕人口结构变化(如家庭小型化、老龄化)优化住房产品设计等;二是房地产市场将打破“城市单打独斗”的格局,核心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人口、产业的集聚将带动住房需求从“刚需”向“改善型”“品质型”升级,同时催生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等新场景;三是民生属性与市场功能的平衡机制更加完善。从十九届四中全会“住有所居”到二十届四中全会“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强化“民生为本、市场为辅”的平衡。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是一次顺应城镇化发展新时代总体方向指引。推动行业告别旧有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三高)模式,转向一条更可持续、更关注民生发展的新模式。这一转变标志着行业发展已明确进入下一个阶段,即从规模扩张转向聚焦于提升品质与内涵。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在居住层面的直接体现,就是为广大民众建造和提供“好房子”,落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路径。

9万亿的房地产市场,未来怎样发展?

自202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已经历4年多的深度调整。

2024年,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首次跌破10万亿元,全年销售额为9.675万亿元,同比下降17.1%。而在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63040亿元,同比下降7.9%。以今年前九个月的平均值计算,2025年全年的商品销售额或将为8.4万亿元,这是继2024年之后的又一次下调。

图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而二十届四中全会也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那么,接下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怎样高质量发展?

在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看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在“十五五”的地位依然重要。不过房地产旧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在“十五五”期间急需转换新发展模式。关于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住建部这两年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他认为,“在新旧模式转换、市场下行、需求不足的特殊阶段,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新的内容”。

张波分析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未来房地产市场在住房品质提升上,将不再仅仅是面积的扩大,而是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维度,进行一场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变革。对于企业而言,竞争赛道将从规模、速度和价格,转向产品力、科技力和服务力的比拼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品质提升是一个覆盖新房和存量房、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系统性工程。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指出,住房的保障和民生属性在“十五五”强化,意味着住房已经回归居住属性、回归大宗消费品,不仅是消费的最主要部分,更是消费的引擎,有住房消费才能带动装饰装修、家具家电,才能带动投资,实现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李宇嘉认为,要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从管理来看,一是要推进人房地钱,即根据不同群体的人的需求,匹配相应的住房供给及配套服务,然后才决定供地,不能以地方财政需要、投资增长来决定土地供给。二是要强化需求分析,潜力需求不是现实需求,要先供应租赁、保障房,然后完善就业环境,再转化为商品房的消费。

让重点区域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当前房地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并进入到存量发展时代,要从过去十余年的需求维度转化到新需求维度。此类需求包括刚需和改善需求,也包括租购需求,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交易新模式、产品新模式等内容。房地产市场需求也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

他认为,在新时期,要立足于当前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如居民家庭房屋置换链遇到堵点等新情况,真正把市场需求潜力进行挖掘,并做大做优。此外,伴随2025年《住宅项目规范》落地,优质住房产品,如地段好、得房率高、价格公道的高品质住宅项目可以激活更多的购房需求。

图片

严跃进建议,“十五五”时期要发挥好重点区域的增长极作用。当前上海、杭州、成都等市场表现更好,也说明要重点发挥好人口导入速度快、科技创新有活力的区域,让此类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得更好,真正扮演新一轮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角色。

中指研究院指出,目前,全国19个城市群承载着全国75%的人口,贡献约85%的GDP,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强大引擎,五大核心城市群集聚了全国超40%的人口,创造了超50%的GDP,区域优势明显;与此同时,今年8月《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8个国家级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优势有望在“十五五”时期进一步释放,人口和资源集聚效应继续强化,优势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引擎作用,这也将为区域房地产发展释放动能。

严跃进亦认为,此次公报提及的“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表述,放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章节中。解决住房问题,本身就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体现,要围绕“房价稳定”这一民生关注最多的内容,持续做好房价方面的管理工作,真正让买卖双方预期稳定、交易顺畅。此外,要全面围绕补短板推进系列工作,包括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原拆原建工作、加装电梯和更换电梯,以及“一老一小”等系列工作,这些均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重要体现。

采写/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