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食品:从“制造”到“智造+文化”的华丽蝶变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10-27 17:14

10月21日,在东莞——中国食品产业重镇,食品巨头徐福记举办了2026年新春年糖发布会,宣布围绕国潮美学、品质升级与情感共鸣,全面升级年糖产品矩阵与市场战略,目标覆盖近5亿中国家庭的年节糖果消费场景。

一颗裹着唐风糖衣、藏着“马到成功”寓意的酥心糖,不仅刷新了传统年糖的价值维度,更撕开了近年来,东莞食品产业集体转型的逻辑——从“制造”到“智造”、从“卖产品”到“传文化”,这群扎根东莞的食品企业,正用技术与文化的双轮驱动,书写中国食品产业的升级样本。

智造筑基:用“东莞精度”重塑品质内核

东莞食品企业的转型,始终以“制造”为根。这片土地上成熟的产业链配套、精密制造基因,为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天然土壤。

在徐福记2026新春年糖发布会上,经典酥心糖的工艺突破令人瞩目:传统“拉糖”“包馅”技艺迭代后,糖体层数从64层跃升至128层。这背后,是徐福记东莞生产基地30年工艺沉淀的厚积薄发——全集团39个车间已完成自动化改造,覆盖沙琪玛、威化饼等核心生产线,129条自动化生产线昼夜运转。

图片

徐福记2026新春年糖发布会上,其经典酥心糖糖体层数从64层跃升至128层。

品质升级不止于工艺。面对健康消费浪潮,近年来,徐福记推出0糖椰味生椰冻、运动能量饼干等新品,其中美禄运动力量饼干首年销售额破亿;更以行业首款100%果汁爆浆软糖等创新,重新定义“健康甜蜜”。

这样的“智造”实践,在东莞食品行业并非孤例。全国最大的月饼生产商——华美食品自1991年创立起,便以自动化为目标,构建现代化生产基地:开创之初通过保鲜技术攻关,将月饼保质期从7-14天延长至60天,彻底破解烘焙食品“短保难运”痛点,支撑其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近年来致力于技术革新,其月饼保质期更是延长至90天,与此同时,品牌还发力“清洁标签”战略,以0反式脂肪酸、木糖醇等健康原料,结合数十次配方调试,推出低糖蛋黄酥、高纤益生元华夫饼等“健康不降味”产品,精准回应现代消费者需求。

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创新,东莞食品企业的“智造”已形成集群效应:作为全国苏打饼销量第一的企业,新盟食品半年30次调试,推出黑松露西班牙火腿奇亚籽三色藜麦苏打饼干成全国爆品,山姆会员超市曾一度卖断货;思朗食品为儿童开发1毫米超薄饼干;佳佳美以藤椒、黄油蛋卷切入年轻口味……技术革新,正让“东莞制造”变身“东莞智造”。

图片

新盟食品首推的黑松露西班牙火腿奇亚籽三色藜麦苏打饼干一度在山姆会员卖断货。

文化铸魂:让食品从“商品”升维为“情感载体”

当国潮消费成为主流,南都记者留意到,东莞食品企业的转型跳出“功能比拼”,转向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

徐福记的选择是“让年糖讲好中国故事”:2026新年糖系列以盛世唐朝为灵感,8款累计销量超100亿颗的爆款糖衣融入唐代服饰纹样;糖桶包装嵌入名画与“马到成功”腰封,传递唐风年俗;“龙马送福”礼箱以新中式美学勾勒龙马气韵。这些设计,让新年糖从“甜味消费品”,蝶变为承载团圆记忆的文化符号。

华美食品则用“博物馆思维”激活传统。2023年,企业耗资过亿建成全球首家月饼主题文化馆——华美月饼梦工厂,系统呈现从唐代“宝相花月饼”到现代广式月饼的演变脉络,从历史文献、地理民俗到实物展陈,多维度科普月亮文化与中秋内涵,让传统节俗从“舌尖记忆”升维为“文化课堂”。

2025年,华美食品还宣布正式助力中国中秋申世遗,旨在推动这一承载千年文明的节庆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在华美食品集团总裁袁瀚钊看来,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必要做这类文化传承的动作。“避免市场将中秋节过度商业化,淡忘掉了节日本身的意义。”华美食品以“博物馆+产业”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月饼不再是简单的节令食品,更成为传递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

图片

图为华美月饼博物馆内部的“序言厅”。图源:华美食品

佳佳美则将文化融入产品血脉:今年端午节期间,推出内置棋盘的粽子礼盒,包装可变身家庭游戏台,让节日乐趣从餐桌延续;筹备开放“非遗探知馆”,将道滘的传统小吃历史、文化等发展脉络囊括其中,消费者可以到馆体验非遗美食制作技艺。

营销破圈:用年轻化对话重构消费场景

面对Z世代“指尖消费”“内容种草”的习惯,东莞食品企业以数字化为翼,打通传统与现代的连接。

今年春节,在营销层面,徐福记持续推动品牌年轻化战略。标志性的“发亿颗糖送福”新年糖花车巡游活动已成为新年营销IP,2026年将继续升级这一活动。事实上,徐福记一直以来追求品牌年轻化,今年5月签约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为代言人,品牌升级着重强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互动关系。

图片

徐福记“发亿颗糖送福”新年糖花车巡游活动已成为新年营销IP。

华美食品则布局全渠道:在沃尔玛等KA渠道主推经典产品,同时深耕天猫、抖音等直播电商,更瞄准“伴手礼”新赛道,依托“华美月饼梦工厂”等终端场景和即时零售,抢占日常礼品市场。

佳佳美的尝试更具烟火气:2024年年底,该品牌开展了全员拍短视频活动,动员了100多名员工参与短视频的创作和出演,将抖音中流行的段子融合进产品介绍和推广,再由员工出镜演绎。

集群突围:一座城的“制造+文化”转型样本

东莞食品企业的转型,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从徐福记的“文化传福”到华美食品的“国潮月饼”,从佳佳美的“非遗探知”到新盟食品的“爆品创新”……这片土地上的企业正以集群之势,探索出一条“制造为基、文化为魂、数字为翼”的转型路径。东莞食品企业的转型之路,不仅是一家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座制造业城市向“智造+文化”跃迁的缩影。

图片

东莞企业正探索出一条“制造为基、文化为魂、数字为翼”的转型路径。

数据印证着成效:2024年,东莞226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超2000家企业协同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品质保障体系。这种集群优势,既为企业提供了供应链、技术的底层支撑,更通过经验共享、文化互鉴,加速了整个产业的升级进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受访者供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