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丁慧峰 10月26日晚,第十二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12th OCT-LOFT Jazz Festival)于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北区B10现场落幕。本届爵士音乐节会聚中国、美国、挪威、日本、葡萄牙、瑞典、德国及英国共8国的17位音乐家,呈现音乐演出、主题讲座、影片放映等主要版块,并联动特色音乐厂牌和创意品牌,第二次推出黑胶市集,以不同维度为乐迷带来融合激情与灵感的音乐文化体验。
老丹(左)与迈克尔·泽朗二重奏。
本届爵士音乐节令乐迷期待多时的国际阵容,呈现着前卫爵士与自由即兴最前沿的碰撞。由老丹与迈克尔·泽朗(Michael Zerang)的二重奏担纲音乐节10月24日晚的首场演出,两种精神的碰撞“硝烟”尚未散去,来自挪威的尼尔斯·彼得·默瓦尔(Nils Petter Molvær)三重奏便已接棒,“电声小号”的澎湃律动,让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自然诗意在现场弥漫。
第二日(10月25日),低音提琴演奏家乔·方达(Joe Fonda)与被誉为“自由爵士艾灵顿公爵”的钢琴家藤井乡子(Satoko Fujii)组成二重奏,谱写跨越重洋的即兴诗篇;随后,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国际知名先锋作曲家、即兴演奏者肯·范德马克(Ken Vandermark)率领其新锐组合Edition Redux登台,献上他们的中国首演。
藤井乡子(左)和乔·方达。
第三日(10月26日),欧洲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萨克斯演奏家罗德里戈·阿马多(Rodrigo Amado)携三重奏出演,于爵士乐传统中重构锋芒渐露的“新轨迹”;此后,英国议会爵士奖“年度演奏家”、有“伦敦爵士创意核心”之誉的钢琴家亚历山大·霍金斯(Alexander Hawkins)为观众呈现瑰丽恢弘的三重奏视听盛宴。作为爵士音乐节“传统项目”的大即兴也于当晚压轴上演,管乐演奏家老丹与低音提琴演奏家乔·方达等先后登台,压轴出场的钢琴家亚历山大·霍金斯(Alexander Hawkins)和埃雷兹·德塞尔(Erez Dessel)四手联弹,把钢琴即兴玩法发挥到极致。
音乐家们在大即兴。
在燃动的演出现场之外,与爵士音乐有关的文化交流也同步“上演”。由于本届爵士音乐节阵容中的迈克尔·泽朗(Michael Zerang)、肯·范德马克(Ken Vandermark)及其领衔的Edition Redux组合成员均来自或常驻芝加哥,因此在讲座与放映环节,乐迷亦有机会深度接触芝加哥爵士文化的基因表达——以肯·范德马克(Ken Vandermark)为主角的独立纪录电影《音乐家》(Musician)的放映分享,以及由资深专栏作者兼策划人彼得·马加萨克(Peter Margasak)担任主讲的主题讲座,分别于10月25日及26日在OCT-LOFT北区A3+空间举行,为乐迷呈现更丰富的音乐时代文化,并深入解析芝加哥爵士场景的发展脉络。
在本届爵士音乐节举办期间,还举办了特别限定市集活动“JAZZ UP! 楼上有‘胶’集”,集结十数家国内特色音乐厂牌以及园区创意品牌,于10月25日至26日在OCT-LOFT北区A4-A5栋二楼平台联合“开摆”,不少乐迷到此挑选到各类风格的心水唱片和音乐周边,更有机会淘到别处难寻的绝版黑胶唱片,与来自国内不同地方的有意思的音乐爱好者和从业者互动成为“胶”友。
音乐节现场的交流活动。
自2011年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创办以来,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今年已来到第十二届,逐渐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爵士乐迷广泛认可的音乐盛事。每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海外的爵士乐迷齐聚深圳,点亮属于爵士乐的“高光现场”;而作为主办方的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始终秉持“让创意自在生长”的理念,鼓励并推动创意与文化在开放的交流互鉴中“开花结果”。
爵士的灵魂,来自即兴的火花、文化的共鸣,以及创意的自由生长,唯有在“现场”才能被真正唤醒。主办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表示,这场围绕艺术、空间与音乐展开的实验还将继续——“爵士乐的魅力在于开放与多元,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音乐事件,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延展,助力城市的文化生命力长久而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