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博会展现行业融合新趋势,助力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0-27 19:22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深圳法律服务博览会(以下简称"法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法博会以"深耕融合创新,共筑法治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法律服务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深圳在法律服务生态构建上的积极探索。

800x534_68ff4516bd837.jpg?X-Amz-Content-

800x534_68ff451703a49.jpg?X-Amz-Content-

构建法律服务新生态,实现全链条闭环服务

相较于首届,本届法博会在规模和内涵上显著提升。123家参展机构构成的七大展区,形成了"需求牵引—服务支撑—成果转化—创新迭代"的完整服务闭环。

深圳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在介绍新启动的"四专"联服民营企业计划时指出,该计划创新性地整合了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公证员四类专业资源,打破行业壁垒,为民营企业提供从设立、经营到退出市场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我们将组建专业服务小组,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提供精准支持,真正实现四方联动的高效服务。"张斌表示。

瀛和国际首席合伙人、深圳市律师协会理事赵广群在参展后表示:“本届法博会的‘生态感’令人印象深刻。从‘法律+科技’展区的人工智能系统,到‘法律+产业’展区的定制服务,再到涉外法律服务矩阵,清晰体现了深圳法律服务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科技赋能法律服务,AI与区块链成亮点

展会上,"法律+科技"展区人头攒动,成为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AI法律检索、区块链存证等前沿技术的展示,体现了科技对法律服务的深刻变革。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李凤娥在参会后表示,当法律遇见科技,未来已来。

"展馆内AI法律顾问已成常态,当事人只需输入简单的案情描述,系统就能快速生成法律意见书和风险评估报告。"李凤娥说,"区块链技术则正在成为信任的底层基础设施,从电子合同存证到知识产权确权,科技已从'锦上添花'变为重塑法律服务模式的'核心引擎'。"

图片

赵广群所在的瀛和国际携KindleLaw数字化系统与“法秘”AI机器人2.0版参展,现场反响热烈。“我们的系统涵盖1.48亿篇案例、500万部法律法规,并在合同管理、流程优化等环节切实提升效率。这印证了‘数字化、产品化’道路的正确性。”他表示。

赵广群指出,深圳法博会已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的窗口和链接资源的平台。“我将把展会收获融入行业工作与律所实践,持续深化‘法律+科技+产业’融合,与业界同仁共同推动法律服务生态进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产业对接精准有效,服务集群成效显著

法律服务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的对接成为本届展会另一大亮点。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章成分享了"20+8"产业服务团的成果:过去一年,28个服务团的900余名律师累计服务超500家相关企业,并参与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建议工作。

"我们不仅实现了对'20+8'产业集群的法律服务全覆盖,还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开发了76份法律产品清单。"章成介绍说,"比如半导体产业服务团为13家企业解答了芯片侵权、出口管制等专业问题,人工智能服务团提供了300余人次专项咨询。"

培育复合型人才,筑牢行业发展根基

人才培养同样在本届展会上受到高度重视。深圳市律师协会与八所知名高校法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场举办的青年律师AI技能大赛和法治人才招聘会,为行业未来储备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未来的卓越法律人,必须是'科技效率'与'人文智慧'的结合体。"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李凤娥认为,"科技解放了法律人的时间,让我们能更专注于需要创造性思维和人性洞察的领域。"

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陈明表示,举办法博会是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通过集聚资源,连接上下游,法博会形成了强大合力,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

本届法博会通过展示法律服务与科技、产业融合的最新成果,为构建现代化法律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展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深圳在探索法治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法治动能。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蔡宇晴

编辑:蔡宇晴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