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塘厦:10所学校周边微整治,缓解上下学高峰时段拥堵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10-28 10:47
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成为检验成效的关键重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此,第七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如期而至,并于10月9日正式启动,主题聚焦“百千万 幸福莞”,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5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过程中,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的优秀案例。

近日,随着最后一段人行道护栏安装完成,塘厦镇学校周边微整治工程已全部完工并进入验收移交阶段。这项涉及全镇十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民生工程,没有大拆大建,却用“小而精”的改造切实解决了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多年的“心头病”。

本次整治覆盖塘厦镇中心幼儿园、塘厦中学、第二实验小学、水霖实验学校等十所学校,都是日常交通压力较大的区域。以往每到上下学时段,这些学校门口普遍存在人车争道、违停拥堵、行人绕行等问题。

“以前接送孩子都要提前半小时找车位,现在有了专用护栏和二次过街设施,心里踏实多了。”在塘厦实验小学门口,正在接送孩子的家长李女士表示。

在推进过程中,塘厦镇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全域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针对不同学校周边的具体问题精准施策。通过完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施,实现了人车分流,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通过增设护栏与优化交通组织,有效规范了车辆停放与通行秩序,缓解了高峰时段拥堵;通过绿化美化与设施更新,整体提升了校园周边环境面貌,营造了更加文明、有序、美丽的城市空间。

图片

如今走在这些学校周边,以往常见的人车混行现象明显减少。新设的非机动车道让骑行的学生有了独立通行空间,修复一新的人行道不再让行人“步步惊心”,校车停放区的规范设置则让特种车辆有了固定上下客区域。

据悉,此次微整治是塘厦镇推进“全域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捐建。通过聚焦群众日常出行中的具体问题,用精细化改造替代大规模基建,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让文明出行成为街头巷尾看得见的改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嘉丰 来源:塘厦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