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如何留住创作灵魂?广东答案:给足灵感,也给足归属感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10-28 18:17

一座城,该如何吸引并留住最活跃的创作灵魂?10月28日,广东给出了答案。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上,广州、深圳10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面对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以真金白银、场景开放、流量扶持等措施,向全球发出“来粤创作,正当其时”的邀约。活动现场,顶尖创作者分享爆款心法与破圈经验,“全民迎全运”网络创作正式启动,奥运冠军携手艺术名家助阵,岭南风华创造营、湾区好物展等特色展区同步开放,为创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碰撞、互鉴共进的平台。

图片

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现场(主办方供图)

广东10集中发布政策

全链条扶持优质内容创作

这场嘉年华上,既有思想碰撞的火花,也有真金白银的扶持。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南沙6区,深圳市福田、南山、宝安、光明4区及前海集中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以下简称“政策包”),包括免费开放的创作场景、量身打造的创意孵化、持续不断的流量扶持、真金白银的资金激励、办公场地的优惠补贴、落户入学的优先保障等。

其中,广州以“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人才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高地,全市多区联动,从文化底蕴、空间载体到金融政策,为创作者提供从灵感孕育到商业转化的全链条支持,持续释放城市文化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如海珠区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在出爆款、造基地、聚人才、建生态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电竞等领域;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全面助力创作者走向国际;天河区利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优质作品提供走向全球的“专属快车道”;黄埔区大力扶持微短剧、影视、游戏、网络文学等新兴领域优质创作,如微短剧基地建设支持比例全国领先;越秀区纵深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符合支持条件的内容创作者提供“越秀高端人才VIP卡”,在人才入户、人才绿卡、健康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强力保障;白云区为“拍电影”“做游戏”“搞动漫”专项奖励高达1000万元,拍微短剧建摄影棚叠加扶持4000万元,三年兑现1.4亿元。

深圳以内容创作为新引擎,加快构建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全市各区从税收优惠、场景开放到人才激励,形成覆盖“创作—孵化—传播—出海”的全链条政策矩阵,推动“创意深圳”成为全国数字内容产业创新高地。

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系统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微短剧及影视激励等;南山区聚焦优质内容创作与国际传播,提供租金补贴、人才引进、内容出海等八大举措,打造兼具科技创新与文化影响力的精品策源地;福田区积极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为园区、企业分别提供最高500万元、300万元的运营支持;光明区即将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光明科学城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对优秀科技内容创作者将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前海合作区对境外宣传前海文旅资源的相关机构,按照播放量超200万标准给予年度奖励。

此外,腾讯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业务,以及阅文集团等平台,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鼓励优质原创作者持续创作,并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

全球优质创作者汇聚

分享领域洞察、破圈经验

想知道千万粉丝账号的运营心法?想解锁深挖传统文化内容创作的 SOP?想get乡村日常打动千万人的秘诀?启动仪式上,央视新闻、“意公子”“白菜GG”“Sir电影”“粤知一二”等优质创作者代表以“开放麦”的形式,从内容创作的视角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洞察与破圈经验。

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在分享中透露,央视新闻视频号开通6年,粉丝数突破1000万,2025年至今300余天内,账号已产出260余条转评赞均破10万的爆款内容。王元分享了四大运营核心:一是平衡“有质量的流量”与“有流量的质量”,坚守导向优先,以优质内容为根基;二是衔接主流价值与用户需求,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三是兼顾短期热点与长期IP,打造如《相对论》等深度栏目;四是融合内容与技术,让技术为内容赋能,找到技术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图片

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开放麦”分享(主办方供图)

“要珍惜每一位点击关注的你的订阅用户”“要不断地深挖你的核心价值,因为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深处”,专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头部创作者“意公子”带来了许多内容创作的宝贵经验。她在分享中坦言,视频号关注门槛高,账号拥有的1000万粉丝值得珍视。其创作之路曾历经探索,早期“短平快”风格流量难以持久,直至将《大话中国艺术史》书稿转化为短视频,才实现从千赞到万赞的突破。她将核心创作心法总结为 “深入、浅出、共情”,其中 “深入” 最为关键,比如团队为打造曹操的人物专题,收集了34万字资料,构建了一套完备的SOP。易公子强调,流量需沉淀为内容资产,创作的终极核心是“身心同在”,以真诚鲜活的状态与用户建立连接,唯有持续深挖核心价值,方能实现长久发展。

图片

视频号历史文化头部创作者“意公子”“开放麦”分享(主办方供图)

来自福建漳州的“三农”博主“白菜GG”林万华,其视频号自开通以来,从8秒的短视频成长为最长343秒的丰富内容,每条播放量均破百万,最高达4700万。林万华表示,账号创作灵感源于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她将市井生活、乡间田野场景融入到视频内容中,通过植入科普知识点、融入个人感悟实现内容升级,已拍摄了192种家乡产物。其爆款视频多藏着朴素温暖,如挑龙趸摆摊时摊贩接力帮忙的片段收获网友好评。在账号运营过程中,她也非常重视粉丝反馈,不仅从评论私信中寻找优化方向,还创新尝试电商直播,推荐全国优质农产品传递乡情。她总结,创作需坚守真诚、接地气,持续输出有价值有温度的内容,方能收获用户认可与黏性。

图片

福建漳州的“三农”博主“白菜GG”“开放麦”分享(主办方供图)

“Sir电影”创始人何君分享表示,其公司深耕自媒体11年,从公众号发展至全网覆盖5亿用户,旗下拥有400余个账号。她带来了对行业的三点深度思考:短视频已成为 “传统媒体”,不仅把每个行业重新书写了一遍,还融入日常生活;用户耐心呈两极化,既追求高效信息获取,也愿为感兴趣内容投入长时间;短视频正成为年轻用户认知世界的方式。何君强调了“算法为善”的重要性,期待平台让优质内容精准触达用户,她还呼吁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欢迎创作者扎根广州,共享城市开放包容的生态红利。

图片

“Sir 电影” 创始人何君“开放麦”分享(主办方供图)

粤语脱口秀创作者、“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讲述了其账号的发展经验。该账号自2017年起步,如今全网粉丝超4000万,已成长为“老字号新媒体”。账号初期以吐槽游戏队友的脱口秀视频斩获首个10万+,后来聚焦广东文化、热点话题等强共鸣内容,通过日更模式积累百万公众号粉丝。面对竖屏时代变革,团队转型情景剧创作,以反转密集、脑洞大开的风格适配视频号生态,同时坚守粤语脱口秀核心赛道。郭嘉峰表示,广东丰富的文化与市井生活是其创作的源泉,期待与更多创作者携手打造优质内容。

图片

粤语脱口秀创作者、“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开放麦”分享(主办方供图)

“全民迎全运”网络创作迎热潮

丰富展区尽显岭南风华、湾区好物

临近十五运会开幕,“全民迎全运”网络创作热潮掀起。启动仪式上,奥运冠军江旻憓、罗玉通受邀见证“‘粤式多巴胺’全运会全民联动创作”“#广东好嘢全民创作公益大赛”两项线上活动的启动,以激发网友更多内容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图片

“‘粤式多巴胺’全运会全民联动创作”“#广东好嘢全民创作公益大赛”线上活动启动(主办方供图)

艺术家方锦龙、曾小敏带来琵琶、粤剧演奏,还有英歌舞、咏春串烧表演精彩十足。

图片

启动仪式上,艺术家方锦龙、曾小敏带来琵琶、粤剧演奏(主办方供图)

图片

启动仪式上的英歌舞、咏春串烧表演(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展区、创造营和演出秀。其中,“岭南风华创造营”邀请“影视飓风”“醒目视频”等数名优质创作者,现场分享创作心得。

图片

岭南风华创造营(主办方供图)

“湾区好物创造营”重点聚焦电商平台、带货者和商家,探讨“文化+消费”融合等议题。“全民嘉年华展区”围绕政策展示、十五运会、创作者加油包、广东好礼和粤趣风华等主题,为创作者与政府部门、MCN机构、平台等搭建了深度交流空间。

图片

全民嘉年华展区(主办方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及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腾讯公司主办,活动聚焦政策扶持、产业联动和文化创新,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碰撞、互鉴共进的平台,并发出“来粤创作 正当其时”的邀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提供强劲助力。

不少内容创作者表示,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非遗、美食、美景众多,粤语歌曲、影视作品积淀深厚,为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广东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这里孕育出腾讯、华为、比亚迪、TCL、美的、大疆、希音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头部企业,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雨亭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