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启用仪式在番禺校区霍英东体育馆举行。据悉,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系由暨南大学与广东省体育局联合管理的国家级高水平训练基地,致力于借助科技手段赋能竞技体育,打造集训练、科研、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径训练平台。
“速度的极限,不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科学的突破。我希望,能把个人的奋斗延续,为团队做探索,把跑得快转化为让更多人跑得更快。”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主任苏炳添汇报了中心建设进展,详细介绍了基地从规划到落地的历程与未来发展方向。
苏炳添指出,该训练中心旨在建立一个融合科学研究、训练、实践、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让每一项研究都能与赛场紧密相连,让每一位年轻的运动员都能在科学的指导下释放潜能。
在团队建设方面,训练中心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优势互补,协同融合的专业力量。团队中既有长期服务国家队、深度参与奥运备战的科研骨干,也有活跃在一线的国内优秀教练员与技术专家,既拥有国际视野与学术背景的青年学者,也有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的高水平运动员。同时,中心还拥有康复治疗与医学保障团队,为运动员的长期训练和竞技状态提供损伤预防、赛后恢复、功能重建与体能恢复等系统保障。
在硬件方面,训练中心建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跑道,建成了多功能力量房,可专注于爆发力量、速度、耐力等核心能力训练,并建成运动员专用食堂,采购符合运动员饮食需求的食材,聘请了专业的营养师、厨师,保障运动员营养。
苏炳添表示,未来,中心将进一步以科技为核心,打造中国速度体系,一是加强青少年选材与速度人才梯队建设。二是加强专项训练与体能优化研究。三是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智能训练平台。他希望,能把个人的奋斗延续为团队的探索,把“跑得更快”转化为“让更多人跑得更快”。
据了解,苏炳添将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参加男子4×100米接力。而他也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将从田径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体育教育者的角色,“我未来要给青少年田径项目做好推广,给年轻运动员们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与条件、为国家建设更好的梯队。也希望能让更多不同的行业关注体育领域。有了各个行业的携手支持,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晓彤 孙小鹏 通讯员 苏倩怡 何霁晖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