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温润、牙雕精细、竹雕玲珑……各类珍品同台竞艳。28日,“十届匠心·琢越未来”2025年第十届琢越杯雕刻大赛在佛山启幕,汇聚了广东省乃至全国玉雕界精英力量。最终,大赛评选出金奖 29 件、银奖 32 件、铜奖 34 件。
同时,获奖的95件作品和受邀工艺大师的作品在平洲翠都汇大楼三楼的首宽美术馆亮相,展至11月底,为行业交流与大众品鉴搭建优质平台。
金奖作品《龙》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 314 件。经线上初评,共有263件作品进入复评。这些作品的来源地区广泛,主要涵盖广东、江苏、江西、福建、广西、河南、湖南等省份,其中省内集中在肇庆、佛山、揭阳、广州、江门、深圳、中山、珠海等城市;参赛品类也十分丰富,包括玉雕、石雕、砚雕、牙雕、水晶雕刻、骨雕、核雕等。最终,大赛评选出金奖 29 件、银奖 32 件、铜奖 34 件。
金奖作品骨雕自行车
据介绍,本届大赛主要呈现以下几大亮点:产区特色鲜明,作品集中融合了平洲、四会、揭阳等重点产区的玉器优势,体现了区域产业活力;品类覆盖全面,与前九届相比,本届大赛在玉雕类作品基础上,进一步纳入石雕、砚雕、牙雕、水晶雕刻、木雕等品类,实现了多品类同台竞技的格局;创新活力凸显,年轻参与者占比提升,作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推陈出新,展现了行业新生力量。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戴智表示,获奖作品中,既有神佛人物、瑞兽祥禽等经典题材的匠心演绎,也有以几何解构、光影设计等现代手法重构的传统意象,彰显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的深度融合。
展览现场
自2016年创办以来,“琢越杯”雕刻大赛(原称“琢越杯”玉石雕刻评选活动)已成功走过九载春秋。第十届“琢越杯”雕刻大赛在传承往届专业评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导向。赛事广泛征集涵盖传统题材与现代创意的各类雕刻作品,既鼓励对非遗技艺的匠心坚守;也倡导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实践。赛事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指导,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
据悉,“琢越杯”雕刻大赛获奖作品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翡翠珠宝文创精品展”“翡翠玉雕集市”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汇聚来自省内各地的翡翠、珠宝、文创精品等,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玉雕文化的独特魅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