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通讯员李敬恒 近日,随着崭新的牌匾揭开帷幕,民航中南空管局东塔台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民航中南空管局已完成关键准备,努力保障广州白云机场成为全国首个五条运营跑道和两座塔台同时运行的机场。
民航中南空管局东塔台建筑造型的自由流线如舒展的花蕊,与T3航站楼“羊城花冠”的造型寓意相得益彰,将成为广大旅客进出广州能看到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民航中南空管局东塔台。
该塔台位于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北侧,建筑高度72.1米。塔身逐渐消隐的线性元素隐喻飞机引动的云线,寓意管制员对万千航班的精准指挥。据悉,民航中南空管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从开工到完成校飞、试飞和行业验收,无论在运行流程制定还是设备开发升级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创出全国首个一年内同时保障一个新塔台、第四、第五两条新跑道投运的好成绩。
民航中南空管局在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的指导下,立足全国民航“一盘棋”,全力保障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空枢纽地位,协同保障珠三角其他机场高质量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加速形成。作为民航中南空管局的重要基础设施,东塔台将与现有的西塔台协同运行,共同保障广州白云机场五条跑道高效运行。
东塔台将与现有的西塔台协同运行。
民航中南空管局针对新增跑滑结构布局以及各航空公司驻场站区特点优化平行跑道运行模式,结合本场离港、进港航班峰谷态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行场景优化,充分考虑航站区与跑道对应关系,根据场面流量运行需求重新制定标准滑行路线,以满足场面穿越、绕行运行需求,从而通盘权衡滑行时长与空中冲突。五条跑道为管制指挥带来更大的调配裕度,民航中南空管局灵活优化跑道使用策略,未来有望通过“三起”“三落”模式,进一步提升进离港容量,提高航班运行正常率,缩短新航站区地面滑行时长。
随着机场里的“车道”增加,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其效能,进离港的“匝道”也需要一并优化。民航中南空管局还根据五跑道运行特点,对广州终端区的进离港程序和进近程序进行了重新设计,新增了5个扇区,其中2个是进离场扇区,以满足双离场三进场的高峰流量运行场景。此外,在东塔台部接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和流量会商系统,以促进新塔台和新跑道快速整合进入全国民航流量管理网络,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民航中南空管局引进跑道状态灯、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A-SMGCS),确保广州白云机场新跑道、新塔台在技术上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中,跑道状态灯系统相当于跑道上的智慧“交通信号灯”,系统利用场面监视信号及终端区交通态势数据,根据管制员决策自动控制灯光,向飞行员和车辆驾驶员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告知跑道占用情况,协助空管塔台指引航空器完成穿越跑道、起飞等关键动作,实现机场运行安全的双重保障。
据悉,新落成的东塔台以其优美的设计和结构引人注目,其建筑和设施设备融入了众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作为机场的运行中枢,空管塔台对光线、声音及环境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白云东塔台管制现场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动态遮光降噪、新风系统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席位座椅和操作台面,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管制员指挥航班时的工作环境。塔台内部吊顶采用高效隔音措施和新型吸音材料,显著降低室内噪音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了管制员的工作专注度和效率。通过应用特制的双层“超白减反玻璃”,将管制层玻璃表面的反射率由常规的16%降低至6%,有效解决了眩光问题,为管制员提供了更清晰、更开阔的视野,进一步确保了日常工作的安全裕度。此外,民航中南空管局以东塔台为示范工程项目,优化建筑智能化技术方案,构建“人、物、事、效”全维度智慧运维体系,推动空管保障“智慧升级”,建成国内领先的“数智塔台”以及中南地区首个智慧化空管工作区。
编辑:陆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