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强北遇见重阳:一场科技与温情的暖心碰撞

南都N视频APP · 福田大件事
原创2025-10-29 20:30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张毅 刘永丽 中国电子第一街、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华强北拥有红树林创新创业生态。而华强北博物馆向来以记录电子产业发展、展现科技创新力量为己任,在金桂飘香的季节里,重阳佳节如期而至。这个承载着尊老敬老深厚传统的节日,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中,绽放出别样的温暖光彩。近日,华强北博物馆与福强社区联合举办的“岁岁重阳・‘艾’满心间”重阳节艾草锤手工制作共建活动,让科技高地与人文关怀完美交融,为社区长者带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下午。

924x693_6901d56d39791.png?X-Amz-Content-

847x636_6901d56d42de6.png?X-Amz-Content-

科技地标的人文温度

这次,博物馆选择走出展柜,走进社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区长者。这不仅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延伸,更是华强北这片热土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

活动现场,福强社区的长者们早早来到布置一新的文创活动区,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艾草养生锤制作材料整齐摆放,淡淡的艾草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巧手制艾锤,温情满重阳

活动伊始,专业老师化身“文化向导”,带领大家沉浸式走进重阳与艾草交织的文化世界。从《易经》中“九为阳数”的古老智慧切入,老师细致讲解了重阳节的起源脉络,既回溯了古人登高远眺、祈福纳祥、拜神祭祖的传统习俗,又深入阐释了如今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的核心内涵。谈及艾草与重阳的联结时,老师讲述了“驱邪避毒”的习俗,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古训。长者们听得格外专注,眼中满是对古人生活智慧的赞叹。

文化讲解过后,制作环节正式开启。在专业手工艺老师的指导下,长者们开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艾草养生锤。捻艾草、裹棉布、缠彩绳……每个步骤都凝聚着专注与用心。八十岁的陈奶奶一边熟练地缠绕着手中的布绳,一边笑着说:“年轻时做惯了针线活,没想到这把年纪又重拾手艺,这个艾草锤既好看又实用!”

活动现场,年轻志愿者与长者们结对合作,两代人之间的交流自然而温暖。华强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耐心协助长者完成制作,遇到视力欠佳、穿绳难对准孔洞的长者,便上前协助校准,更与他们畅谈华强北的变迁,聆听他们记忆中的深圳故事。当一个个形态规整、艾香馥郁的艾草锤相继完成,长者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美好相遇

艾草锤作为传统养生器具,融合了中医艾灸与推拿原理,通过轻轻捶打身体部位,能够疏通经络、缓解疲劳。这次活动让这一传统养生方式重新走进现代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传承。“我们选择艾草锤制作,既契合重阳节的养生主题,又能让长者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华强北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长者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也让年青一代更好地理解重阳文化的内涵。”

共建共享,让温暖延续

此次活动不仅是简单的节日慰问,更是华强北博物馆与社区共建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博物馆将文化资源带入社区,社区为博物馆提供深入群众的平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活动结束时,长们举着自己制作的艾草锤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些艾草锤将被带回家中,成为日常养生的小帮手,也将成为这个重阳节的独特纪念。

华强北,这个以创新速度闻名的地标,在这个秋天放慢了脚步,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对长者的敬意与关爱。当科技遇见温情,当创新融合传统,这座城市展现出它最为动人的面貌。华强北博物馆与福强社区的这次携手,搭建起博物馆文化资源与社区服务的桥梁,不仅温暖了这个重阳,更为社区文化建设写下了温馨的注脚。

编辑:林敏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