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收到回信的中国农业大学学子:将知农爱农,投身乡村振兴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0-29 20:03
图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日前,南都N视频记者对话多位中国农业大学学子,讲述自己对回信精神的深刻领悟。他们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农报国使命。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95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120年发展历程和办学成绩,表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决心。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亲切的关怀、殷殷的期望,令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这封信让我感到无比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10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信电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张航告诉南都记者,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就的肯定,更为农大全体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个人所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以“强农报国”为己任。

张航说,他有幸参加了今年的九三阅兵观礼。“那份震撼与自豪,与读到回信时的振奋是相通的,它们都呼唤着我们这一代人要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他将把这份回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马可作为师生代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所有农大人最高的褒奖和最有力的鞭策。

“在我看来,我们动科人的优良传统就是一代代前辈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精神。”马可说,从保障百姓餐桌上的肉蛋奶供应到攻克畜牧种业的“卡脖子”难题,师长们怀着强农报国的初心,在实验室和养殖场默默耕耘,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总书记的回信也让马可对自身的学习和未来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告诉南都记者,“‘知农’就是在动科学院里刻苦钻研动物遗传育种、营养饲料这些硬核知识,掌握科技兴农的真本领;‘爱农’就是要心怀对亿万农民和脚下土地最深厚的情感。”

马可向南都记者回忆起他和老师参观青贮饲料制作过程的一次经历,当看到他们的技术成果实实在在帮助养殖户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活时,他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每一个公式、做的每一次实验,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产业、造福人民。

马可表示,未来,他不仅要在专业知识领域深耕细作,更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努力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推动畜牧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成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倩寒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总书记信笺”系列回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