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港澳人士入选第四批航天员,训练项目披露!抗压能力提升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0-30 13:16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南都N视频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第四批航天员内有两名港澳航天员。目前,两名港澳航天员已按计划完成了航天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质、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基础训练,整体状态良好。

图片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两名港澳航天员入队后迅速融入航天员队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航天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质、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基础训练,正在开展航天专业技术相关训练,期间还完成了沙漠生存、发射场紧急撤离等难度较大的训练科目,任务技能稳步提高,基础体能、抗压能力等身心素质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整体状态良好。后续将安排两名港澳航天员开展飞行任务强化训练,确保满足执行任务的各项要求。

南都此前报道,2024年6月11日,南都记者从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其中包括2名港澳地区载荷专家。对此,澳门特区政府第一时间公开发文,感谢中央政府对澳门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并热烈祝贺此次选拔圆满成功。后续,入选者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

据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自202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经过了初选、复选、定选3个阶段。期间,首次面向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得到了港澳各界和社会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曾表示,期待首位“港产航天员”的诞生。他指出,国家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特区政府除了积极推进香港创新科技发展,也会支持各院校参与国家航天及其他科技项目,为国家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近年来,港澳在国家航天工程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自2011年起,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就带领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负责设计、制造了“嫦五”登月采样使用的近距离摄影机、表层取样器和封存月壤样品的初级封装系统。此后其团队还参与了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关任务。

容启亮曾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我们十分感谢国家把(‘嫦五’探月工程中的)这项关键装置的研发任务交给我们。很高兴我们不负期望。”

采写:见习记者 李思涵 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

编辑:张亚莉,马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港事传真
今日澳闻
神舟飞天问苍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