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元”买下北大医药控股股东股份,今年年中完成对公司管理层大洗牌的徐晰人,突然传出被刑事拘留的消息。
2025年10月29日晚,北大医药(000788.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 获悉公司董事长、 总裁徐晰人先生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就在10月25日,公司表示,收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先生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徐晰人先生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故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先生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先生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1元”入主上市公司
徐晰人是浙江台州人,1979年4月出生,曾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
2024年12月26日,北大医药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徐晰人走上台前。根据公告,徐晰人旗下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下称“新优势国际”),通过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方正商业管理”)所持有的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合成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取得北大医药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徐晰人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2.22%股份,成为新的实控人。
北大医药股权结构,图源公司官网。
该笔交易细节稍显特殊。一方面,合成集团全部股份价格仅为1元,以当时北大医药约39亿元的总市值计算,合成集团所持22.22%股份对应价值约8.66亿元。另一方面,合成集团以0.33亿元,受让了来自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方正控股”)和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下称“方正数码”)对合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享有的债权,而新方正控股、方正数码均为方正商业管理关联方。
公告显示,2024年5月31日,手中对应债权为23.92亿元。此外,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成集团与重庆银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的保证人,在方正集团重整程序中已偿还0.52亿元,方正商业管理已获得该部分的追偿权,其中0.18亿元已包含目标债权之内,该笔追偿权剩余部分在本次债权转让时一并转让。两笔金额合计24.26亿元。
去“北大”、去“平安”化,北大医药面临新挑战
简单来说,徐晰人在以1元成为北大医药实控人的同时,还以0.33亿元接过了老股东对上市公司超24亿元的债权包,似乎是笔不错的买卖。
不过,徐晰人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合成集团的债务不止来自老股东。变更公告显示,新优势国际所受让股份,有部分处于冻结状态,且合成集团债务金额较大。因此,合成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存在因冻结、融资融券业务或债务问题而发生被动转让的风险。
从过年2025年半年报可以看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述股份仍旧处于冻结状态。
其次,北大医药被要求去北大化、去平安化。
北大医药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西南合成制药厂,2003年时易主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方正集团”)。2022年,方正集团破产重整,平安信托接盘。
南都记者注意到,合成集团股权转让协议明确规定,权益变动完成后,除北京大学另行书面授权,否则新优势国际及合成集团应促使合成集团下属企业在合理时间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不得含有字号“北大”、“北大医药”、“北医”或类似字号。
并且,新优势国际及合成集团应促使合成集团下属企业在合理时间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各类可能导致公众误认为目标公司及/或下属企业仍为北京大学、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方正控股、转让方的控股子公司之情形。
业务层面的“脱钩”同步进行。2025年8月12日,北大医药一则公告显示,2025年4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友好协商,决定在2025年5月的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即终止业务合作。
而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受上述状况影响,公司2025年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 由于北医医药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2025年6月至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净利润减少约0.4亿元;且自2026年起,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净利润减少约0.68亿元的风险。2024年全年,北大医药营业总收入20.6亿元,扣非净利润1.27亿元。
此外,新方正控股另一家全资子公司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大医疗管理”)保留了北大医药11.8%股份。而在今年9月13日, 北大医疗管理披露了一份减持公告,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3%股份。
浙商盟友“隐身”,管理层刚刚洗牌
徐晰人面临的考验不止于此。
入主之初,新优势国际80%的股份掌握在有限合伙人(即“LP”)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贝九洲”)手中,徐晰人的鑫通焱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下称“鑫通焱和”)持股20%,为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即“GP”)。
中贝九洲实控人花轩德同为浙江台州人,相比之下,其实力雄厚得多。
官网显示,中贝九洲是以医药化工为主,集物流业、房产业、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为辅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其中,医药化工是浙江中贝九洲集团的支柱产业,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九洲药业(603456.SH)。
2022年至2024年,九洲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45亿元、5.23亿元、51.61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9.27亿元、10.24亿元、5.9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1.6亿元,同比增长4.92%;扣非净利润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0.67%。
据九洲药业微信平台文章,中贝九洲成功入选2024年台州民营企业贡献50强。
或是考虑到同业竞争问题,2025年2月7日,北大医药公告称,中贝九洲将所持新优势国际全部股份,以0元价格转让给杭州铭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者实控人正是徐晰人。至此,公开层面,徐晰人名副其实握有北大医药最多股份。
与此同时,徐晰人开始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洗牌。今年1月以来,北大医药监事徐伟钰、程琴,董事任甄华、张勇、毛润,董事长齐子鑫,董事兼总裁袁平东先后离任。而今年4月及7月,徐晰人先后坐上了公司董事长、总裁之位。
北大医药权力交迭过程却难言顺利。
例如,董事毛润并非主动离职,而是遭遇罢免,其本人对罢免自己的议案投下了反对票,并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根据《公司法》第五十九条及公司章程第九十八条,董事罢免仅限于“任期届满”或“存在重大过错”情形,公司现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本人存在章程规定的罢免事由,就此提起董事会进行罢免属于违法罢免;二是公司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缺乏法律与章程依据;三是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未发生违反忠实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罢免实质构成对合法董事职权的无理由剥夺。其要求公司立即终止缺乏依据的罢免程序,保障本人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上的陈述申辩权。
毛润历任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及董事,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更有甚者,7月1日,北大医药发布《关于公司经营办公场所受到冲击的提示性公告》,称由于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及公司大股东西南合成部分离退休人员近百人以住房问题、离退休福利待遇问题为由,于近日持续围堵、干扰公司经营办公场所,冲击公司门禁,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办公环境,导致公司行政办公人员无法正常上下班。上述人员及其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司营商环境和社会公众形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事态尚无解决迹象。
如今,三个月过去,徐晰人被曝出遭刑事拘留,对管理层刚刚更迭,业务遭到重创的北大医药而言,又该如何破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缪凌云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