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十五运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华农何以出彩?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10-30 17:25

南都讯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件大事,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工作,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对学校组织协调能力和育人实效的一次全面检验。”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说道。

十五运开幕在即,南都N视频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体育馆承担了十五运会排球(男子20岁以下组)和残特奥会坐式排球两个项目。为做好赛事保障工作,学校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全面统筹推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并将赛事保障工作列入今年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同时,学校共招募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演职人员共计2000余人,为学校和赛事增光添彩。

将赛事保障列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 体育馆“焕新升级”

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通过顶层设计高位统筹,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赛事各项保障工作从起步就进入“快车道”,为赛事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6月,学校成立“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和校长薛红卫任组长,下设6个专班工作组,30个单位近70人团队投入服务。校长薛红卫同时担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运东担任排球和坐式排球竞委会副主任。

南都N视频记者还了解到,学校将赛事保障工作列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高效、有序推进。建立多部门协同保障体系,深度参与赛事综合协调、竞赛组织、场馆设施、医疗卫生、信息通讯、体育展示、媒体宣传、志愿者与观众服务、辅具保障等工作,同时协调配合属地供电局、公安、消防等部门参与保障,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格局。

图片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最“年轻”的场馆。

随着十五运即将到来,青年男排赛事已开票。据悉,十五运排球项目男子20岁以下组将于11月1日至12日,在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举行,冠亚军决赛和颁奖仪式设在华农。

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最“年轻”的场馆,也是唯一既举办排球项目又举办坐式排球项目的场馆,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于2024年建成,是华南地区高校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之一,能容纳7000多名观众观赛。

不过,由于原场馆基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标准设计,存在部分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未能完全满足广东赛区对竞技体育场馆无障碍的标准要求。为严格契合赛事标准,场馆围绕供电、信息化、体育工艺、安保及无障碍设施五大核心实施了系统性改造,成功实现了从高校体育馆向专业竞赛场馆及残特奥赛场的功能转化。“焕新升级”后的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将校园体育文化、全民健身理念与场馆改造深度融合,既是对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的创新探索,也为校园体育发展注入了“专业级”动能。

聚焦残疾人特殊需求,场馆增设临时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和卫生间,对电梯、主席台、兴奋剂检测室等进行无障碍改造,使运动员、观众在各自流线中均能够实现无障碍通行。作为承办坐式排球赛事的场馆,除疏通轮椅通道外,还对地面摩擦系数、坡度等进行严格把控,以满足运动员快速移动、灵活转向等需求。

图片

聚焦残疾人特殊需求,场馆增设临时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和卫生间。

在智慧化升级方面,馆内还增加了增加无障碍查询屏,为行动不便的用户提供精准的无障碍指引,为有需求者提供一键求助服务;现场设立无障碍服务中心,利用在线手语翻译、语音文字互转等技术,为听力障碍者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场馆提升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测试赛检验。

“竞委会主动查找在特殊服务保障方面存在的盲点和短板,力求以人为本做好接待服务,同时通过学校线上线下平台开展残特奥文明观赛礼仪等宣传引导,不断提升保障服务水平。”排球和坐式排球竞委会副主任、华农副校长杨运东表示。

招募志愿者、演职人员2000余人 为学校和赛事增光添彩

以青春之姿,肩负使命。校长薛红卫说道:“华农志愿服务是学校的一张闪亮名片。”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在活动现场,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4位学生,以“采火少女”的身份亮相。

图片

火种采集仪式上,华农艺术学院4位学生以“采火少女”的身份亮相。

“点燃采火棒的那一刻,幸福感与神圣感无与伦比,我为我的祖国骄傲、自豪!”作为第一位登台的“采火少女”,华农2025级学生陈曦激动不已。

据介绍,学校共招募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演职人员共计2000余人。其中包括服务十五运会志愿者500余人、残特奥会志愿者400余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仪志愿者12人、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含服务学校校内、广州地铁、华南植物园人员)900余人、演职人员180余人。他们均为在校大学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学校共招募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演职人员共计2000余人。

华农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郭煜婷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礼仪志愿者。她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颁奖礼仪志愿者分为托盘员、运动员引领员、嘉宾引领员三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分工不同。“运动员引领员,就是将获奖运动员及教练员引到颁奖台的位置;嘉宾引领员,则是将嘉宾引到指定的位置,并引导他们对运动员进行颁奖;托盘员是要托盘递物,将吉祥物以及奖牌交到颁奖嘉宾手中,完成整个颁奖仪式。”

在郭煜婷看来,成为志愿者最大的成长是“个人仪态和气质上的改变”,因为颁奖礼仪志愿者对基本动作的要求很高;另外,对于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以及规范化的礼仪标准,向大家展现出广州乃至大湾区的精神文明风貌。”

图片

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看望慰问志愿者。

李凤亮表示,希望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演职人员继续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用专业的服务、友善的态度传递东道主的热情,保障赛事各环节运行顺畅,为两项体育赛事的圆满成功贡献华农力量,展示华农师生的良好形象。

图片

华农校长薛红卫与华农服务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师生代表座谈交流。

薛红卫指出,在本次赛事筹备过程中,华农师生展现了过硬的政治素养、专业的服务能力和昂扬的精神风貌。随着开幕式临近,他希望大家以更高的标准、饱满的热情、扎实的行动投入到工作中,圆满完成这项光荣使命,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自己留下一份最珍贵的青春记忆,为学校和赛事增光添彩。

依托体育赛事 形成系统化的体教融合实践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体育赛事,华农已经从单一的赛事承办,拓展到服务乡村振兴、强化思政教育、开展校地帮扶、创新校园文化等多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的体教融合实践体系,为高校服务体育强国战略作出有益探索。

作为一所体育文化相当深厚的高校,华农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体育育人纳入“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据学校体育教学研究部介绍,三年来,学校各运动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成绩突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21项,省级一等奖93项、二等奖166项、三等奖194项,特别是华农男篮2020年、2023年、2024年均获得了CUBAL二级联赛男子组全国总冠军,成为CUBAL二级联赛首支三冠王队伍。此外,羽毛球、水球、手球、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等项目也捧回了多个全国冠军的奖牌与奖杯,培养国家级运动健将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1名。

图片

华农创新构建了“健康中国+农耕文化+拼搏精神”三维共融的文化育人体系。

今年,学校以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以校园体育节为载体,开展“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全民健身活动,设置贯穿全年的31项大型体育活动赛事,涵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健康促进等多个维度,参与人数超万人次。

通过打造特色体育文化矩阵、将农耕智慧融入体育项目、将体育拼搏精神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华农创新构建了“健康中国+农耕文化+拼搏精神”三维共融的文化育人体系,让运动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推动广大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此外,学校通过“双百行动”将体育教学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与阳山县、紫金县、从化以及义和镇等帮扶乡镇合作,开展了阳山县和紫金县体育教师培训班,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总教练制”方式开展“送教上门”模式,通过“党建+专业”模式,强化服务保障,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助力广东省“四个一万”全民健身服务工程,体现了“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陈芃辰 费思迎

图片:通讯员提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