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科创板“AI计算机视觉第一股”格灵深瞳(688207.SH)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748.7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亏损为5107.75万元。
以归母净利润计算,今年前三季度格灵深瞳共亏损1.2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8亿元亏损仅略有收窄,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收入方面,格灵深瞳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175.61万元,同比增长453.28%。增幅看似强劲,但如果拉长时间线看,该季度营收并不算抢眼——2021年至2023年的第三季度营收均在7000万元左右,而2024年同期暴跌至935.45万元。
2021年以来格灵深瞳每个季度的营收变化。
此外,格灵深瞳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仍不乐观,2024年以来持续净流出。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出6256.45万元。
格灵深瞳的财务状况与其客户结构有关。该公司拥有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人等技术,提供面向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政务及特种、智慧教育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智能终端计算设备及解决方案。
在2025年半年报中,格灵深瞳解释称,公司的智慧金融和特种领域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智慧金融领域客户预算有所收紧,相关产品需求有所放缓。
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是格灵深瞳的第一大客户,贡献了公司44.44%的年营收。在业务多元化推动下,2025年前三季度,格灵深瞳来自农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客户的营收占比近90%。公司方面称,格灵深瞳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框架合同已于2025年9月到期,将持续跟进农业银行项目机会,并积极开展投标准备工作。
格灵深瞳在财报中提醒称,如果未来出现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恶化、客户预算和计划削减、大客户订单未能持续、下游应用领域认可程度和产品销售情况不达预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等不利情况,公司可能存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滑风险和亏损风险。
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格灵深瞳当前重押两大项目: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开发项目、智慧能源农场,预计投资规模分别为3.68亿元和5058万元。
据财报介绍,智慧能源农场项目旨在运用人工智能和可控光合作用等技术手段,开发高效的光反应器和自动化控制工艺,用于微藻养殖。这一项目从2023年便已启动,格灵深瞳称现已完成全自动微藻培养系统的开发,实现智能算法控制该系统进行培养工艺优化的技术验证。然而,一些投资者在股吧等平台上对此项目表示疑虑,质疑其可能分散了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精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格灵深瞳的研发人员规模也显著缩减。2025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的研发人员从2024年同期的318人减少至227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也从18.97万元降至17.89万元。
格灵深瞳提醒,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加强对原有关键技术人才的激励和保护力度,或者不能持续引进新人才应对内部研发需要,或者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在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激励制度等方面无法保持持续吸引力,则面临关键技术人员流失、技术人才不足的风险。
格灵深瞳实际控制人为赵勇,在2013年创办公司之前,他曾担任谷歌总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编辑: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