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逐浪,全民享绿!广州新时代少年说解读全运“绿色答卷”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10-31 19:52

还有不到10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主火炬即将在广州点燃。当运动激情遇上绿色办赛的理念,广州以绿色实践助力美丽全运:无需新建场馆,旧场馆通过绿色改造焕发新生。不止赛场之内,街头巷尾的低碳行动、城市空间的绿意延伸,更是让全运的绿色理念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2025年“广州新时代少年说”第三期聚焦“绿色全运”,好少年宣讲团团员陈炫皓、何洛诗、洪琛、黄嘉庆、张靖怡、邱瑞桦、赖泳源走进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在水陆之间,亲身感受“绿色全运”如何从赛事理念,沉淀为广州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日常,见证一座国际大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打卡城市绿心

体会“绿色办赛”的生动实践

当晨光为广州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被誉为“广州绿心”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也开启了它活力满满的一天:绿道上晨运、晨跑的市民络绎不绝,有节奏的跑步声与清晨的鸟鸣相映成趣。

图片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雁来栖观鸟栈道上,好少年宣讲团驻足欣赏海珠湖美景。随着海珠湿地自然导师张陆欣的讲述,一段与体育赛事紧密相连的城市记忆缓缓展开——2010年,广州迎来了第16届亚运会,为兑现“绿色亚运”的承诺,改善城市生态,这片人工湖应运而生。

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改变城市面貌,更重塑城市气质、丰富城市功能。海珠湿地如同给城市装上了巨大的“天然空调”,不仅调节了区域气候、缓解了城市内涝,更连通了纵横交错的河涌,让湿地生态功能得以恢复。“难怪说‘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一场运动会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片宝藏绿地!”少年们由衷赞叹道。

图片

在自然导师的指导下,少年们使用望远镜观察湿地鸟类。

与此同时,鸟儿也在共享这片绿色成果。截至目前,海珠湿地已监测到202种鸟类。这里不仅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展示地。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标志着海珠湿地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为了共筑“绿色赛区”,今年广州赛区围绕30个场馆周边开展17个精致街区建设,累计新增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让广州处处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场景 ,也真正实现了“全运成果,全民共享”。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市民化身城市生态守护者,用双手为城市添绿,以行动践行“绿色全运”。

解锁城央户外新玩法

少年“艇向”中轴线

在广州,生态魅力不仅藏在湿地的绿意中,更藏在嵌入自然的运动里。而这一次,少年们要打卡的“网红”运动,正是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皮划艇项目。

“皮划艇起源于19 世纪60年代,1936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今年全运会,广州还承办了皮划艇激流回旋的比赛。”在乐水桨板俱乐部,教练正在演示划桨动作,并详细讲解这项运动的起源。穿上救生衣的少年们跃跃欲试。在教练的指导下,他们学习掌握划艇的基本技巧。

800x451_690433f9630cf.jpg?X-Amz-Content-

800x451_690433f95a055.jpg?X-Amz-Content-

好少年体验皮划艇运动。 

“出发!向着城市中轴线前进!”随着教练的一声令下,少年们驾着皮划艇驶离岸边。清澈的湖水中,船桨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两岸的绿意随风摇曳,偶尔有白鹭从船边掠过,这样沉浸式的运动体验让大家直呼过瘾。

除了皮划艇,海珠湿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健身爱好者。10月底,800名参赛选手用徒步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打call”。此外,每年举办的湿地马拉松,更是吸引着超过3000名跑者参与,在绿意中感受运动的魅力。

图片

2025 年海珠湿地徒步大会。    

湿地观鸟,皮划艇体验,少年们用脚步和行动读懂了“绿色全运”的意义。从因亚运而建的海珠湖,到全运会场馆的低碳改造、城市绿化的持续扩容,“绿色办赛”不仅是口号,更是一座城市对自然与健康的承诺。广州,正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推动全民健身与环保理念的深度融合,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绿意中运动,在自然中成长。

监制: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邹琳

执行统筹:叶孜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叶孜文 曾俊豪  赵青  实习生 林梓康  姚嘉雯

视频/摄像:郑鸿杰 吴泽嘉 

设计:张博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