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供电线路戴上了“运动手环”,实时采集和上传设备的运行参数,并能在瞬间捕捉到异常信号;以“最小运行方式”优化网架,将保电负荷与其他用户隔离;应用亚米级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输电线路通道巡检工作,建成首套输电线路“空天联动”一体化智能巡检模式……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的脚步越来越近,10月31日,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下称“珠海供电局”)组织了粤港澳媒体探营十五运会保供电情况。南都记者在现场获悉,为护航十五运,横琴首次启动了“一级保供电”!
“我们给赛事场馆内的供电线路戴上了‘运动手环’,这个手环可以实时采集和上传设备的运行参数,并能在瞬间捕捉到异常信号,同步将数据反馈至后端,保电人员通过后端‘保供电一张图’系统的电流电压信息,能够精准定位问题分支,极大提升了常规巡视和故障响应的工作效率。”珠海供电局横琴供电局安全监管部(作业风险监控中心)经理杨凯帆介绍。
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从今年6月开始各类测试赛已如火如荼开展着。这里每一处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负债率等等参数,在后端十五运会电力保障指挥中心的系统上一一实时展示着。
杨凯帆所说的“运动手环”,正是珠海供电局在十五运期间首次投运的“电鸿”柔性卡扣。这一由南方电网自主研发的电力物联设备,能对场馆重要负荷回路进行高频采集与动态感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与预警。该设备结合“十五运保供电系统”创新构建的“保供电一张图”功能,搭建起数字化电力指挥中枢,保电人员可随时掌握全量保电设备和保供电场所状态。
“以前我们要轮班定时巡检。现在系统自动告警,人力更聚焦于分析问题和解决故障点。”杨凯帆说。数据显示,低压故障排查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运维效率提升50%。
十五运会的自行车赛事全程在户外进行,起点与终点均设在珠海博物馆门前广场,设有检录区、转播区、主舞台三大功能区。面对户外临时用电的特殊场景,珠海供电局也提出“多布点、强备电”的优化方案。“我们将赛事区域供电线路拆分成三个独立模块,单一区域的异常情况不会造成跨区域的影响。”珠海香洲供电局城区供电所副所长袁浩森举例解释道,“譬如舞台区某线路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用电异常,此时转播区和检录区不受影响,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此外,十五运赛事前夕,珠海供电局还创新应用亚米级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输电线路通道巡检工作,快速完成对珠海全域全面巡查。结合该技术,珠海供电局构建空天地图像信息多源数据算法模型,以卫星全面周期巡检为主、无人机机动巡检和视频监控等在线监测相结合,建成首套输电线路“空天联动”一体化智能巡检模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鹏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