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少年 文化寻根”侨乡文化走读活动在中山举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5-11-02 11:41

11月1日,中山纪念图书馆联动珠海市图书馆、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湾区图书馆)举办“湾区少年 文化寻根”侨乡文化走读活动。来自广州南沙、珠海、中山三城读者约150人,通过实地探访中山纪念图书馆、华侨公园香山书房、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中山雍陌村、曹边村等“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融合沉浸式走读、侨乡文化讲解、手工创作等多元形式,让湾区少年在行走中触摸侨乡历史脉络,在互动中深化对大湾区同源文化的认同。

图片

把“平面知识”变成“立体风景” 

广州南沙亲子家庭前往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在湖光山色中感受中山的生态魅力;珠海亲子家庭来到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在绿树浓荫、鸟语花香里品读侨批旧信;中山亲子家庭来到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感受建筑设计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相融。三条支线、一脉书香,让三地青少年亲身感受中山的书香气息。

图片

读者走读中山纪念图书馆。

 “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像是藏在一幅山水画中,在这里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场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在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来自广州的家长倚窗而立,摊开一本读物,静静享受片刻阅读时光。

“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建筑动线灵活立体,既简约又丰富,既时尚又富含华侨文化气息,是年青人的文旅打卡新标杆。”一名珠海家长感叹道,香山书房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阅读空间,在看得见、摸得到的风景里,让阅读变得更有“呼吸感”和“生命力”。

图片

读者走读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每到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我来这里!”一名中山小学生箭步冲进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前面,熟门熟路地带领大家进入书房。一名中山家长表示,近年来中山建成了百余家香山书房,在古村里、稻田里、公园里、商场里,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书房里不仅有大量的书籍,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用脚步感受“同根同源”湾区文化

在三乡雍陌村,走读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箜篌文化馆、偫鹤园等,感受岭南古村的历史韵味。“哇!原来村里也藏着这么多新兴业态”,一位广州家长脱口而出。自“百千万工程”启动,雍陌村紧紧围绕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板工作目标,探索文旅融合加速“出圈”,岭南古宅“长”出新业态——民宿、文创、餐饮等,走出了一条“动力足、产业兴、文化浓、环境好、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片

读者走读三乡雍陌村香山书房。

图片

读者走读三乡雍陌村。

在南区曹边村,文化导师指着斑驳的碉楼、气派的侨房、肃穆的武侯庙,将砖瓦缝隙里的华侨史向湾区少年们娓娓道来。在导师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们先后到曹边学校、港澳台侨青年创业创新工作坊、马沙咖啡窑烤面包店等多个点位参观,实地感受侨房保护活化利用为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的强劲动能。

图片

读者走读曹边学校。

图片

读者走读曹边村。

走读活动将中山的新型阅读空间、人文历史、岭南古村等元素串联起来,让“同根同源”从一句标语,变成有温度、可感知的旅程,大湾区城市的边界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悄悄融化了。珠海家长李先生表示,“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越来越紧密,不少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就在家门口,孩子第一次觉得书本是可以‘走’着读。更难得的是,这次走读活动让三地孩子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写进自己的成长日记”。

中山纪念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认同是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黏合剂,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塑形的关键窗口期,一次沉浸式侨乡走读,把文化认同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里,这也是今年“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的初心。“湾区少年 文化寻根”侨乡文化走读活动,让青少年沿着岐澳古道、碉楼侨圩与百年侨校一路探访,在跨城互动中培育同根同心、向海图强的文化认同与未来担当,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软联通”水平。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贤沛 黄敬奎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吴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