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唤醒纸本感官的探索之旅,“未来书籍实验室”深圳启幕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1-02 17:35

在纸本被屡次宣告“消亡”的时代,未来书籍的形态与价值成为文化领域关注的焦点。10月31日,由雅昌文化集团、雅昌(深圳)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未来书籍实验室”展览在雅昌艺术中心影像馆开幕,展览获南山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旨在打破书籍成品形态局限,回归纸墨工艺、视觉艺术与思想表达的本质,为广大爱书人打造一场触觉、视觉与思维交织的书籍文化盛宴。

这场展览不是回应“未来书籍”的唯一标准答案,而是一次关于纸墨、视觉与思想的大胆探索。南都N视频记者在展览现场了解到,此次展览以 “实验室”为核心概念,摒弃传统书展的静态展示模式,通过工艺、设计、内容、材质、新技术、特展内容六大板块,让观众直观“看见、触摸、思考”书籍的未来,构建一场关于内容媒介的“创新探索”。

 

六大展览单元,拆解书的“成分”,重构阅读的形态

 

工艺,把印刷车间变成“互动实验室”。“印刷保密局”单元以通俗化互动形式,将专业印刷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内容。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油墨香气、版型差异,了解基础印刷技术及提升书籍质感的高端工艺,在探索中解锁书籍“品质升级”的核心密码,打破印刷行业的专业壁垒。

作为书籍“基石”的纸张,是“千面纸库”单元的核心展示对象。展览通过可触摸的纸样与书籍陈列,呈现现代工业纸品与传统手工纸的多样形态,其中特别展出古籍修复师专用纸——这些承载千年传统造纸技艺的纸张,不仅是文物修复的关键材料,更让观众在触摸中感受纸张纤维纹理与时光沉淀的厚重感。

800x534_6906e05f8d7f9.jpg?X-Amz-Content-

800x534_6906e05e88ced.jpg?X-Amz-Content-

“见色起意·100本值得被看见的书”单元聚焦书籍设计的核心价值,集中展出50本设计精湛的书籍(含“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在这里,设计不再是书籍的“装饰元素”,而是通过字体、色彩、线条、排版等视觉语言主动传递故事,带动阅读情绪与节奏,让文字更具温度,阅读成为沉浸式视觉体验。

“内容酒吧·100本值得被看到的书”单元以“奇趣内容”为核心,打破传统阅读的枯燥感。展览涵盖造型设计类、日本妖怪图鉴等特色书籍,并设置香港电影、怪力乱神、科学等专题板块——香港电影系列唤醒经典记忆,科学系列以趣味形式打破“高冷”印象,让观众在多元内容中感受“阅读的无限可能”。

“互动关卡”单元将阅读与科技、解谜深度融合,汇集多本博物馆出版的解谜类书籍。观众可通过观察插图、拼接实体道具、解读文字线索,甚至借助VR技术破解书中“百年秘密”,使阅读从“被动接受”转变为 “主动冒险”,重构阅读的互动属性。

此次展览特别呈现日本主编津田淳子带领200+行业专家打造的《设计的抽屉》杂志全套55期(本次为首次完整展出)。该杂志堪称印刷工艺 “专业指南”,通过多层纸张立体图案、遇光变色特殊油墨等工艺,让观众直观感受设计与工艺的融合魅力。此外,香港书本艺术家天蓝2012年发起的《蛋志》艺术家迷你书也将亮相,以“扭蛋+迷你书”的创新形态,展示手工制书与独立出版的创意玩法。

 

多样延展互动:2场主题沙龙、3场手工坊、1场旧物市集

 

从思想激荡到指尖温度,玩转书展更多可能。除六大核心板块之外,此次展览期间还配备了沙龙、工坊、旧物市集三类活动,邀请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深度沉浸于书籍与艺术的世界,将“书展记忆”转化为可带走的实物与珍贵体验。

800x534_6906e0c29e431.jpg?X-Amz-Content-

800x534_6906e0c55b9c4.jpg?X-Amz-Content-

开幕式当天,举办了《未来的未来之书》主题沙龙,由雅昌文化集团市场部王晓天主持,未来书籍实验室设计师刘小丁、艺术家罗森(《花家地》作者、中央美院Archvoe杂志编辑部前成员)、香港迷你书协会会长黄天盈、雅昌文化集团工艺策划部经理王免等嘉宾,结合实践案例,从多视角展望未来书籍在艺术性、文化性、收藏性领域的变革与挑战,为观众搭建书籍艺术文化的认知新维度。

此外,展览期间还将开设零基础友好型手工创作工坊,观众可亲身感受特殊印制、版画制作、纸张工艺等手工乐趣;旧物市集则将推动书籍、文创产品的交换与故事分享,让“书展记忆”转化为可带走的实物与温暖体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