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博物馆、美术馆通过新媒介、跨学科推进跨界融合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1-02 17:35

11月1日,“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美术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美术馆承办,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的跨界融合”为主题,着重探讨博物馆美术馆通过新媒介、跨学科推进跨界融合,核心是学术价值回归与跨界拓展的统一,实现学术与公众价值协同发展,依托全球化数字化促进文化互鉴、资源共享和区域对话,以艺术赋能文化地标,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2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及相关单位的300余位代表在此共商发展大计,共绘未来蓝图。

 

擘画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此次召开的“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是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瞄准定位,敢为人先,思考如何通过融合合作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践,切实促进博物馆美术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蕾,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中元,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钱林祥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图片

刘蕾在开幕式上表示,按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总要求,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深圳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各位与会者共同探讨博物馆、美术馆的高质量发展,为“十五五”时期博物馆美术馆事业加快发展把脉定向、蓄势赋能。“深圳也将一如既往为各位专家来深传经送宝、创作交流创造良好条件,我们将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推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努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多深圳贡献。”

刘曙光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恰逢其时,不仅赶上深圳最好的季节,也赶上了深圳文化建设最好的一个节点。相信这次会议会有力地促进全国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密切起来,共同深挖价值,发挥作用,携手并进,为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潘义奎在致辞中表示,以跨界融合为主题,展开学术讨论和交流,可以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机会,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博物馆是文明基因库,美术馆是审美孵化器,当两者携手,一定能够助力实现历史与当地的对话,传承与创新的共生,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开幕式上,“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融合发展联盟(深圳)”正式发起成立。该联盟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同、共享的高端平台,汇聚全国文博美术界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未来。

 

共探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径

 

会议主旨发言环节,邀请到五位在文博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实践的领导和专家带来前瞻性的思考和分享,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为与会者深刻诠释了“跨界”与“融合”的丰富内涵。

刘曙光以《加强融合,打造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共同体》为题做主旨发言,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构建行业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与深远意义,指明了融合发展的方向。

图片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以《以跨界之力 续文明之脉》为题做主旨发言,探讨如何通过跨界创新,赋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带领与会者深刻感受到跨界对于延续文明血脉的磅礴力量。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以《数字敦煌: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为题做主旨发言,跟随他的讲述,与会者感受着千年敦煌在数字世界中焕发的全新生命力,这场科技与艺术完美交融的视听盛宴,为与会者提供了融合发展的典范案例。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以极具前瞻性的主题发言主题《从跨界到无界——新时代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愿景》,带领与会者展望一个打破边界、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描绘了从“跨界”迈向“无界”的宏伟蓝图。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以《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弘扬三晋传统文化——山西博物院近年对外交往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分享山西博物院在对外交流中,如何成功搭建文化桥梁的宝贵经验,提供了区域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范本。

 

开启丝路文物光影交融新篇章

 

在开幕仪式后,由湖南广电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与北京伯璟文化共同出品的“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正式发布。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中元,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审计师秦好,深圳美术馆馆长朱建军等领导共同启动了首映装置。

图片

“丝绸之路·相”以丝绸之路沿线的珍贵造像文物为主线,聚焦商周至唐代六大历史时期中“人”的面容与神态,联合近30家海内外文博机构,首次实现多件珍贵文物在数字世界的跨时空集结。

展览中出现的展品也呈现多元融合之态,既有年客流量超300万的头部博物馆珍贵馆藏,也有深藏于地方、底蕴独特的县级博物馆精选文物。借助“大馆带小馆”的创新协作机制,数字化技术正有效推动大中小型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深度融合。

 

深化跨界对话与融合实践新思考

 

11月1日下午,围绕“跨界”“对话”及“融合”三个议题,三个平行分会场同步开展讨论。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作为学术召集人,以“跨界——学术创新与艺术运营”为主题,探讨机构内部如何通过学术研究与艺术运营的跨界,激发新的活力。

图片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作为学术召集人,以“对话——新时代区域对话与合作”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区域间的对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作的共赢。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作为学术召集人,以“融合——作为文化地标的艺术引领与研究”为主题,带领与会者共同思考,博物馆、美术馆如何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深度融合研究、教育、美育等职能,实现对公众与社会的文化引领。

三个议题,层层递进,由内而外,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全面探索。

会议将持续至11月2日,《关于成立“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融合发展联盟(深圳)”的倡议书》全文将在闭幕式上正式发布,向社会各界传达本次大会的共识与愿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