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王兴鲍 卢丹丽 11月3日,罗湖区“精康融合行动”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东门街道心梦家园正式揭牌启用。这标志着罗湖区从首个试点迈向区域化、网络化布局的新阶段,精神康复服务网络持续完善。
本次揭牌仪式在东门街道社康中心举行,罗湖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剑鸣、东门街道党工委委员、公共服务办主任林锐帆、罗湖区卫健局公职科科长陈寿坪、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院长陈旭嘉及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为“东门街道心梦家园”揭牌。
“心梦家园”:搭建回归社会的桥梁
“心梦家园”的设立,在于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个从医院治疗走向社会生活的“中转站”和“支持站”。它致力于将专业、系统、人性化的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通过身体康复、心理增能、社会融入、就业指导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块,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重建生活信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回归社会,实现正常生活与交往。
从“首个试点”到“多点开花”
去年在清水河街道落成的“心梦家园”,是罗湖区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的“试验田”。由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利用福彩公益金共同打造,深圳市罗湖区社会工作者协会负责活动组织。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家门口”的康复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家属满意度。
东门街道“心梦家园”的启用,是这一模式的复制与深化,标志着罗湖区精神康复服务正从点状探索走向区域覆盖。它不仅是服务点的增加,更是服务网络的织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更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与便利。
下一步,东门街道将持续优化服务网络布局,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供给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从清水河的“破冰”到东门的“深耕”,罗湖区正以“心梦家园”为载体,为精神障碍患者搭建起通往正常生活的坚实桥梁,让每一个“心梦”都能在社区的温暖怀抱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