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爱老的暖流在惠州涌动,四个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的集体以扎实行动,共同绘就“老有颐养”的民生画卷。
陂头神村迎新春敬老宴会
陂头神村文化广场上,一年一度的“迎新春敬老宴会”让全村老人齐聚一堂;江南街道的“幸福饭堂”里,老人们享用着实惠可口的餐食;九如康养中心内,长者们享受着“医康养护”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中国人寿惠州分公司的柜面上,老花镜、爱心座椅等适老设施一应俱全。
2025年,惠州市四个集体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这些荣誉背后,是惠州社会各界对敬老爱老理念的长期坚守与创新实践。
陂头神村:十七载敬老宴,铸就“长寿村”的幸福底色
博罗县公庄镇陂头神村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全村3000多人口中,90岁以上长者就有22人,还有1位百岁老人。
村党总支秉承“敬老为德、爱老为美”的传统美德,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政府+村委+社会组织+志愿者”四位一体的为老服务体系。
践行敬老爱老
自2008年起,陂头神村坚持每年春节前夕举办“迎新春敬老宴会”,邀请全村60岁以上长者共享百叟宴。连续17年不曾间断,累计服务长者已超1.12万人次。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除了品牌性的敬老活动,陂头神村还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打造“医、康、养、餐、娱”五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养老服务体系。村里现拥有镇卫生院、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服务站等资源,并建有5个文体广场及健身路径,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
江南街道:“三维模式”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面对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现状,江南街道以“党建引领—空间焕新—长效运营”三维模式为抓手,推进“银龄聚力·共筑友好”项目,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通过党建引领服务,江南街道推进“老有所养”。街道着力打造未来社区,嵌入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饭堂、银龄汇等载体。推行普惠性餐补政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江南街道联合惠州开放大学设立老年大学江南分校,开设十多门适老课程。同时打造“美好生活街”,建立“每日+每周+每月”常态化活动机制。
丰富的老年生活
江南街道还积极探索“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邀请老年居民代表参与议事协商。在祝屋巷改造过程中,“破除围墙”“增设无障碍坡道”等老人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
惠民九如:“三位一体”服务网络覆盖城乡
惠州市惠民九如养老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致力打造普惠养老标杆。
养老服务
2022年7月,惠州市首个集“医康养护”于一体的惠民九如康养中心正式落成。以此为起点,九如公司逐步搭建起以市区康养中心为枢纽、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节点、村(社区)长者服务站为终端的立体化网络。
2022年11月,公司承接桥西街道智慧居家养老项目;2025年2月,承接祝屋巷社区“未来社区”养老服务与幸福食堂运营;2025年6月,启动黄埠长者服务中心运营。截至2025年6月,这一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已累计服务超7万人次。
打造普惠养老标杆
2024年11月,广东省民政厅组织全省民政系统领导莅临九如公司现场考察,“三位一体”体系的运营模式与实践成效得到全省同行的高度认可。
中国人寿惠州分公司:金融服务与敬老文化深度融合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将服务老龄事业、弘扬敬老美德作为重要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核心。
敬老爱老服务
2014年以来,该公司以“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为起点,在制度设计、保障功能、合作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公司在柜面配备轮椅、老花镜、放大镜等设施,设置敬老窗口,为临柜老年人提供“一对一”陪同、优先叫号服务,为出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公司推出“长者来电一键接入人工”服务,配备老年人专项技能组,推出多种方言人工服务。
开展银龄安康行动宣传
中国人寿还创新推出“长者陪伴课堂”活动,帮助老年客户熟悉智能手机使用,了解金融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这些举措让老年客户享受看得清、听得见、好理解、易操作的服务体验。
走进中国人寿惠州分公司的服务大厅,“长者专属通道”标志醒目可见;在江南街道的老年大学,老人们正专注地学习智能手机使用;九如康养中心内,护工轻声询问着长者的需求;陂头神村的敬老宴上,老人们笑脸洋溢。
全国“敬老文明号”这份荣誉,对惠州这四个集体而言,是肯定,更是责任。他们正以实际行动,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惠州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注:部分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文/ 图 郭秋成 田飞 何静怡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