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红艳的荔枝,正通过深加工生产线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为惠东荔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惠东县作为岭南荔枝主产区,荔枝种植总面积达12.19万亩,规模居全市首位。
荔枝产业园
2025年荔枝丰收季,惠东县通过“企业+”模式成功破解了往年“丰产不增收”的困境。县政府搭建的“企业加工+国企统筹+村集体整合+农户供应”产业合作平台,推动荔枝产业园在全县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荔枝约3800吨,占全县荔枝总销售量的15.4%。其中,在九龙峰旅游区收购荔枝约1000吨,辐射覆盖600余户种植户,助农增收超240万元。
“国企+民企”破解加工短板
惠东县荔枝产业曾面临产业结构单一、荔农收益不稳、丰年滞销等痛点。针对怀枝品种占比高、产量大但鲜果市场接受度低的特点,县政府创新采用“国企+民企”合作模式。广东荔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由此引进,共同投资4300万元打造惠东荔枝产业园,建成了全县首条荔枝精深加工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重点生产荔枝果醋,年产量可达6000吨,预计年产值达9800万元,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产业园还推出了荔枝果醋专属品牌“熙荔”,为荔枝深加工产品打开市场奠定基础。
构建产业合作新机制
2025年荔枝丰收大年,为避免“果贱伤农”,惠东县政府主动牵头,搭建了新型产业合作平台。这一平台采用“企业加工+国企统筹+村集体整合+农户供应”的模式,推动惠东荔枝产业园与梁化镇、多祝镇、九龙峰旅游区等镇属国企联动,建立了规模化、稳定化的收购体系。
保底收购
县政府还指导产业园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障荔农基本收益。此次丰收季,产业园在全县收购荔枝鲜果约3800吨,主要以滞销风险高、市场接受度低的怀枝为主,收购价约2.5元/斤,较同期市场价高出10%。
联农带农见实效
惠东荔枝产业园的运营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多重增收渠道。产业园稳定提供约150个长期岗位,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带动村民直接就业。通过规模化收购带动果农集中采摘,间接创造了“荔枝采摘”岗位。2025年6—7月期间,累计吸纳周边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增收约6000元。
促农增收
针对产业园所在地九龙峰旅游区,产业园通过集中收购形成精准帮扶,在九龙峰旅游区收购1000吨加工用荔枝,直接带动600余户种植户,助农增收超240万元。这一举措同时推动了九龙峰旅游区全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其中联新村超100万元、平江村超50万元。
随着荔枝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完善,惠东县正规划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让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未来,惠东荔枝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采写/摄影 南都N视频记者 郭秋成 通讯员 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