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也能坐!坐标广深,小马智行最新自动驾驶车型上路接单了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5-11-05 17:05
图片

近日,在小马智行的运营中心,一批崭新的第七代Robotaxi正整装待发。它们采用了全新涂装,湛蓝底色配上公司吉祥物POPO的形象极富辨识度。

“11月起,第七代极狐阿尔法T5及埃安霸王龙Robotaxi将正式在广州、深圳等地投入运营。”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莫璐怡在媒体发布会上宣布,这是小马智行推出的首款全车规级L4自动驾驶车辆,也标志着中国Robotaxi行业正式进入规模化运营的新阶段。

从2025年4月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到6月开启路测,再到11月正式投入运营,小马智行用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车辆从发布到落地的全过程。

图片

不用扫码开门

上车前能在app上提前开窗通风

对于乘客而言,这批新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智能化了。当乘客靠近车辆时,系统会通过手机蓝牙信号识别身份,自动解锁车门,用户无需再点开软件扫码开门。

“乘客上车前可在App提前调节空调或开窗通风。在关闭车门并系好安全带后,乘客可直接通过语音唤醒‘开始行程’。”小马智行在官方介绍中表示。

在安全方面,车辆采用多重系统冗余架构,通过20多重安全冗余与1000多项监控设计保障运营安全,并配备了SOS一键呼叫物理按键。

此外,新车型的车内空间是重新设计过的,副驾驶座位是首次开放使用,既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也增加了趣味性。

1055x595_690b084b68df6.png?X-Amz-Content

1051x701_690b084b73512.png?X-Amz-Content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常见的乘坐眩晕感,第七代Robotaxi通过自研的世界模型与虚拟司机技术进行了提升。南都·湾财社记者实际体验时发现,新车型在加减速频率和幅度上的规划比以往更加合理,遇到突然切入车道的车辆或行人时,也能比较从容地面对,某些复杂场景下也会适当鸣笛提醒。乘客刚上车时可能会有些许紧张,但十分钟后就会渐渐忘记这是一台无人驾驶的车辆。

车规级硬件背后的算法革新

第七代Robotaxi最大的亮点在于实现了全车规级零部件的自动驾驶方案。据小马智行介绍,该车型采用了100%车规级零部件,具有60万公里设计寿命,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上代下降70%。

“我们使用4块Orin芯片设计出我们的计算单元,这样一个车规级的计算单元,它的成本比上一代下降了80%。”莫璐怡表示,这一成本下降的源头在于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计算单元。实现这一成本下降并非易事。莫璐怡坦言,要让自动驾驶算法在车规级芯片中运行,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我们把模型做了极致优化,把整个算法过程中能优化的点都尽可能往最极致的方向努力。”

莫璐怡将这一技术突破类比于今年年初DeepSeek的出现:“DeepSeek的表现和ChatGPT差不多,但算力要求低了很多。我们第七代车也是一样,通过技术能力提升,软硬件能力提升,最终实现以更低的成本真正落地。”

与特斯拉等坚持纯视觉路线的公司不同,小马智行选择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第七代Robotaxi全车搭载6大类34个传感器,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覆盖从车身360°盲区到最远650米范围内的物体检测。

对此张宁解释:“我们要做一个无人驾驶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新物种,天然大家就是双标的,对你的要求需要比人类安全系数高10倍以上。”在他看来,车路协同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中国政府在引领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高瞻远瞩,想的是未来5-10年如何促进城市级别大交通的发展。”

BOM成本与运营成本双降

“第七代车型实现了约70%的成本下降。”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表示,“相较于第六代而言,如果成本要高两三倍,可能无法实现大规模投放和商业模式打平。”

成本下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研域控制器下降、激光雷达下降、规模效应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优化。

张宁解释说,域控制器作为自动驾驶的大脑,通过车规级芯片实现降本;激光雷达则受益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的高度发达,从早期的10万美元一个降至现在的2000多元人民币。

莫璐怡补充道,成本控制不仅考虑硬件BOM成本,还包括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我们按照5年60万公里的运营车辆方式做设计,保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运营成本也能大幅下降。”

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三重协同体系,也使得“生产即运营”的闭环模式得以实现。在技术端,小马智行的PonyWorld虚拟训练平台可生成无限接近真实的极端场景,通过千万次仿真训练将研发周期和成本大大压缩;在制造端,与北汽、广汽的合作打通了前装产线,将自动驾驶系统嵌入整车生产流程,避免了后期改装的额外成本;在供应链端,与四维图新、腾讯云等企业的合作也有利于大幅缩减模型迭代周期。

截至2025年10月底,小马智行车队规模已达726辆,较年初增长 127%。按照规划,新增 的第七代车型将在年底前完成交付,使车队规模突破 1000 台,这正是该企业“实现运营自负盈亏” 的关键节点,具体成果如何,我们会持续观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编辑:黄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