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启幕,全球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科学再度亮相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以“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为主题,携500平方米展台、两款亚洲首发的重磅创新药物——长效HIV暴露前预防药物Lenacapavir(来那帕韦)与罕见病新药Seladelpar,开启其在华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疗法亚洲首发,罕见病用药迎来首秀
本届进博会,吉利德科学展出的两款亚洲首发重磅药物,分别代表着在HIV预防与罕见肝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在罕见病药物引进与政策先行先试方面的制度优势。
Lenacapavir(来那帕韦)是全球首个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长效HIV衣壳抑制剂,用于暴露前预防的有效性超过99.9%。该药已于2025年6月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批,用于HIV暴露前预防,成为中国首个几乎同步美国FDA获批的创新药物。10月22日,Lenacapavir在博鳌完成中国首例应用,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实质性落地。
另一款首秀药物Seladelpar,则是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这一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创新疗法。PBC于2023年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患者常伴有严重瘙痒,生活质量显著下降。Seladelpar作为全球首个既能改善生化指标又可缓解瘙痒症状的药物,已于2025年8月在北京天竺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获批,为我国PBC患者带来全新治疗希望。
从“展品”到“商品”,跨国药企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自2022年首次参展以来,吉利德已连续四年亮相进博会。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在开馆仪式上表示:“多款‘进博宝宝’从展品变商品,体现了‘进博速度’,也代表着吉利德在华发展的‘加速度’。”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
目前,吉利德已在华上市13款创新药物,涵盖HIV、病毒性肝炎、肿瘤、真菌感染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其中8款药物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累计惠及约180万中国患者。本届进博会,吉利德集中展示了包括必妥维®、达可挥®、丙通沙®、韦立得®等在内的多款明星产品,彰显其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
在加速药物引进的同时,吉利德也在积极推进本土研发。目前,公司在中国已开展16项临床试验,其中90%的肿瘤项目实现与全球同步研发,旨在让中国患者“零时差”受益于全球创新成果。
此外,吉利德还通过与政府、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多方合作,推动药物可及、诊疗能力提升与公众疾病认知。例如,支持凉山州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开展丙肝“去存量”项目、为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HIV感染儿童提供治疗支持等,持续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吉利德科学首席商务官Johanna Mercier。
本届进博会期间,吉利德计划签署近十项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展在药物可及、规范诊疗等方面的合作深度。正如吉利德科学首席商务官Johanna Mercier在视频寄语中所言:“我们期待继续以进博为桥,携手各方,持续推动科学进步,扩大药物可及,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