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迎来设立10周年。自2015年上海虹桥等4个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到目前共设立54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该制度已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志性话语、国家立法的“直通车”。
十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上连人大、下接地气”,国家立法“直通车”作用逐步显现。2015年7月至202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207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以及备案审查工作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58000多条,被研究吸纳的有3500多条。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中,有177件是在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后制定和修改的,其中有163件征求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占比约92%。
南都N视频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法工委将统筹布局和立法工作实际需要,适量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征集意见建议覆盖面,保障更多基层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同时,全面系统总结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年来的建设经验,积极引导和适当拓展联系点在推进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对外宣介等方面的作用。
2023年2月7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开征询会,听取相关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超九成法律曾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让立法工作和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孙镇平表示,这一制度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而畅通的渠道,生动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
回溯制度发展,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考察调研并报经常委会批准,设立了上海虹桥、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拉开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序幕。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工作部署,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来,立法联系点发挥的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国家立法“直通车”作用逐步显现。孙镇平介绍,2015年7月至202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207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以及备案审查工作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58000多条,被研究吸纳的有3500多条。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中,有177件是在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后制定和修改的,其中有163件征求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占比约92%。
孙镇平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本着“有基础、有特色、有意愿”的原则,先后共设立了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含2个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工作网络覆盖区域人口约1.86亿,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800多个,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人大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金霞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据广东人大网
未成年人、社区居民的经验智慧,让社会立法“接地气”
基层立法联系点丰富、鲜活的经验智慧,让社会立法更“接地气”,亦是制度优势的生动注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主任高莉娜介绍,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上海市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就修订草案听取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意见。同学们就防治网络沉迷、家庭暴力和校园欺凌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有的同学就此提出,关于保证金的规定会加重家庭负担,有时不但起不到保护未成年人的效果,反而可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议删除。
“我们经认真研究,采纳了这一意见。”高莉娜介绍。而在学生们看来,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国家立法,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自己的意见能被听取、重视和采纳,感到很有成就感。
据介绍,在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时,一些基层立法联系点总结当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经验提出,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除了加强政府保障,还应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沟通协调作用,并且需要居民充分发扬邻里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真研究,根据该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并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加强沟通协商,依法配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
“在未来的社会立法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回应人民关切、保障群众利益。”高莉娜称。
2025年1月7日上午,一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意见征询会,在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内举行,社区居民和人大代表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这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香洲办公室的立法联系点,被群众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据广东人大网
将适量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征集意见建议覆盖面
十年来,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孙镇平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制定和修改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等7项制度规定,示范引领各联系点出台了380余项制度规范,为基层群众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国家立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我们采取‘双向选择’方式,每年年初就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向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选择意向,立法业务部门根据选择意向征求意见,确保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孙镇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每部法律都征求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建议。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以及正在审议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等,都凝结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智慧和力量。
与此同时,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也逐步拓展丰富。孙镇平介绍,各基层立法联系点采取“家站点”融合、打造特色阵地、“线上+线下”网络媒介宣传以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工作机制等方式,多方面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
南都N视频记者关注到,广东江海联系点充分运用江海人大官网、“江海人大”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以及广东省数字人大平台和“粤当家”小程序公开征集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微信群向立法联系咨询专家、联络员、信息员征询意见,同时立法联系单位向下属立法联络员下发征集信息,联络员向群众征集意见,形成从专家智囊到基层群众的立体网络。联系点还通过政务办公平台、“粤政易”等多个渠道书面征求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地方立法研究院、江海区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高校、协会、律师事务所、人大代表等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建议。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召开“榕树下议事会”,讨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据江海人大网
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孙镇平介绍,各地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调研,积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需要法律解决及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立法需求和法律保障等,形成200多篇调研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为立法机关和有关方面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借鉴参考。
“下一步,我们考虑一是稳步扩点增面。统筹布局和立法工作实际需要,适量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征集意见建议覆盖面,保障更多基层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同时,推动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作用,建好用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平台,发挥地方智慧人大系统等网络媒介作用,增强基层群众参与度和便捷度。”孙镇平还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还将全面系统总结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年来的建设经验,积极引导和适当拓展联系点在推进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对外宣介等方面的作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