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飞”速直达港澳,全程不到20分钟!还将开通多条航线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11-06 17:44

南都讯 11月6日上午,伴随着跨境直升机升降的轰鸣声,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用跨境直升机出入境功能。两条航线正式运营后,深圳蛇口至香港岛、澳门的在途交通时间将分别缩短至20分钟、15分钟以内,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30分钟高效交通圈”从蓝图变为现实,为区域深度融合与口岸经济、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了解到,深圳还将开通蛇口至香港港澳码头、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澳门氹仔码头等多条跨境低空航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规模化应用,深港、深澳跨境航线的单程票价有望降至500元左右。

图片

两条航线开航搭建20分钟“空中走廊”

11月6日上午,在深圳国际邮轮母港1号泊位,两架次来自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东部通航”)的跨境直升机搭乘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机场的飞行。这不仅填补了深圳至澳门的直升机航线空白,也为深圳蛇口至香港机场增加了新的选择。

“时间就是竞争力。”据悉,两条航线运营后,深圳蛇口至香港岛、澳门的在途交通时间将分别缩短至20分钟、15分钟以内。航线的开通获得企业代表的广泛认可,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职员往返深港、深澳处理紧急事务、参加重要活动、抢险救援、观光旅游等提供极大便利,助力区域更加紧密对接国际市场。

“整体体验非常顺畅,比地面交通出行时间至少省了2倍。”苏先生是当天搭乘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航班的乘客,他告诉记者,因工作需要经常往返澳门,航线开通后应该会经常搭乘体验。从事金融工作的吴先生则体验了蛇口至香港信德机场的跨境直升机首飞航班,他表示自身工作对时间要求比较高,该航线的开通对商务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未来也会推荐客户体验跨境直升机出行。

图片

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妍姿介绍,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是招商蛇口旗下独资运营的综合邮轮口岸,此次新增了跨境直升机首飞业务,让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国际邮轮、港澳客船、水上旅游和跨境直升机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口岸。后续还将开通深圳蛇口至香港港澳码头、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澳门氹仔码头等多条跨境低空航线。“这些航线主要面向高端商务出行人群,同时也能满足紧急医疗救援等需求,为大家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交通选择。”

深圳市口岸办副主任姜成峰表示,作为低空经济在跨境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这条高时效性的“空中走廊”将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特别是深港澳三地之间的人才、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快速流动与优化配置,是深圳口岸在提升跨境交通便利化水平、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商务和人员往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大胆探索和具体实践,是深圳“十四五”期间口岸通关模式创新的标志性事件,对促进深圳与香港、澳门跨境低空经济、口岸经济发展与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航线的常态化运营也将为低空航路规划、飞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积累宝贵经验,助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单程票价有望降至千元以下

此次跨境直升机项目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背后最关键的支撑因素有哪些? 东部通航董事长、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赵麒分析认为,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三大核心支撑。其一是行政管理改革支持,从项目选址、试飞,到办理民航通用机场手续、航空口岸开放材料,再到最终通过国家验收,全程都得到了国家、省、市、军方及民航等主管单位的指导,尤其是国务院批复深圳蛇口港口岸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直升机口岸,打破了以往水运口岸与航空口岸功能独立的格局,这是政策层面的关键突破。

其二是经济发展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对“30分钟高效交通圈”的需求迫切,像经常往返深港、深澳的企业家,以往地面交通要1小时以上,现在直升机20分钟就能抵达,这种时空效率的提升,能直接助力区域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对接国际市场,是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需求。最后还离不开科技发展支撑,无论是直升机的安全运营技术,还是数字化通导监设备支撑的起降场地,都是依托现代航空科技和数字技术实现的,科技为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

粤港、粤澳跨境飞行出行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如何降低飞行成本,以亲民的价格让更多商务人士“飞得起”是其中关键。赵麒表示,目前东部通航已完全具备跨境飞行常态化运营能力,从机型调配、运行保障到安全管控均形成成熟体系,且一直在持续优化商业模式。

他认为,随着“十五五”期间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规模化应用,运营效率将大幅提升,成本结构也会持续优化,届时这条跨境航线的单程票价有望降至500元左右,让低空出行惠及更多普通旅客。

目前,有需求的旅客可通过“空中的士出行”微信小程序直接购票,在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包机乘坐深圳往返澳门、香港的跨境直升机航线(单程飞行票价每人不到5000元、不含第三方起降费及服务费)。此外,依托东部通航完善的低空交通网络,旅客还可选择从大湾区各大城市群搭乘直升机飞至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实现“大湾区城市群-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港澳”的无缝衔接。 

多方共建“海空一体”复合型口岸新标杆

首航过程中,流畅的衔接与高效的通关,充分展示了深圳新口岸模式下“海空联运”的无缝对接优势。此次深圳国际邮轮母港跨境直升机航线的启用,并非是在现有物理空间基础上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与系统创新口岸功能、查验流程、管理机制,创造了“一体两用”的新型口岸形态,是内地先例。

据介绍,在市口岸办牵头统筹下,深圳海关、深圳边检总站给予大力支持,深圳口岸相关部门在参考空港口岸标准先行先试,集约利用现有口岸设施,优化整合口岸查验资源,部署调试直升机查验相关系统,建立统一高效的通关协调保障机制,为旅客带来便捷通关的优质体验。

图片

在谈及如何实现旅客“无感”通关时,蛇口海关旅检综合业务科副科长付淑珍表示,“我们全面了解执飞公司通航计划,优化航空器、飞行航线海关备案流程,有效压缩备案时长。同时,主动对接企业明确申报要素,指导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前线上申报,提升通关效率。我们与口岸监管部门、邮轮母港积极配合,科学设计旅客、机组人员及行李物品的通关流程和动线规划,制定通关最佳路线,让旅客通关高效顺畅。”

深圳边检总站蛇口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赵卫东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我们积极对接跨境直升机业务需求,优化查验流程,强化科技支撑,全力保障直升机旅客安全、顺畅、便捷通关。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便民利企改革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边检力量。”

跨境直升机功能顺利启用,更是深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协同联动不断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在跨境直升机功能项目启用前期,三方就口岸通关方式、航线规划、标准对接等开展了多轮沟通,确保项目既符合三地法规要求,又符合运营实际,进一步深化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今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指出“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网络持续织密,资源要素将更加充分流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提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霍健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