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闯关,96亿美元境外债重组获批!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5-11-06 18:17

近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规模的境外债重组方案获香港高等法院正式批准,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即日起正式生效。

境外债方案获得通过后,加上年初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600亿元,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据克而瑞统计,截至目前已完成境内或境外债务重组的房企有11家,融创也是第一家完成境内、境外债务全部重组的大型房企。

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1月,融创中国完成了160亿元境内债务的展期。2023年11月20日,融创中国完成90.48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通过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策略,为债权人提供留债展期、可转债等多元金融工具。

然而,受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等因素影响,融创亟须寻找更彻底的解决方案。今年3月,融创中国宣布对境外债进行二次重组。根据其披露的方案,此次重组覆盖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囊括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多种类型,旨在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

根据计划,融创推出全额债转股选项,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重组方案还创新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确保公司股权结构与骨干团队的稳定。

10月14日,融创中国宣布,该境外债重组计划获得了1469名债权人投票赞成,赞成票人数占比达98.5%,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为94.5%,方案随之迎来法院批准流程。

正如孙宏斌现身融创中国股东周年大会,聊到融创的化债进展、未来发展方向,也表达对行业走势的乐观。他声称,融创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认为,融创此次债务重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减少债务规模,债务压力骤降。此次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标志着融创第二轮境内外债务重组全部完成,这轮债务重组后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1000亿元人民币,每年可节约大量利息支出。二是,修复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可持续经营。债务规模明显减少,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修复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经营。

尽管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但融创仍面临以下几大考验。一是,经营业绩的改善。债务重组解决了“存量”问题,但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最终要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市场销售的持续回暖是其恢复现金流和盈利的关键。截至2025年9月底,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7.6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00.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3.173万元/平方米。

二是,“保交付”任务的收官。“保交付”是当前融创的首要工作,也是评估其经营是否步入正轨的核心指标,融创正全力以赴冲刺全年的交付目标,预计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任务。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于恢复市场信心、维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三是,销售与资产盘活的压力。虽然上海、北京等地的高端项目(如“壹号院”系列)销售表现亮眼,但融创整体合同销售金额仍面临压力,如何加速其他项目的去化,并成功盘活剩余的存量资产,是融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王艳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