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深圳创投日”三周年:“AI时代”主题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金融办、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金融办、南山区人民政府、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交所、市科创局、市投促局、市中小企业局、市人工智能产业办、深圳交易集团等单位领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代表;创投机构、重点基金、产业链龙头企业及优质科技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本次活动。
作为深圳创投领域的标志性活动,“深圳创投日”三年来已举办30余场主题活动,为800多家企业搭建资本桥梁,推动近2000亿元基金落地,成为全球创新资源与资本汇聚的“引力场”。
重磅基金集中亮相
总规模超900亿元
活动现场集中发布三大类基金招引成果,三类基金精准覆盖不同投资阶段与领域,构建起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资本动力。
银行AIC基金方面,2025年银行系基金累计落地规模达370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AI、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大额资本支撑。
险资私募基金方面,2025年险资私募基金在深圳落地总额高达494亿元。作为长期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险资的入局将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保障,助力企业跨越发展周期。
科创种子基金群方面,科创种子基金群已提请立项27只基金,总规模达41.36亿元,将聚焦早期创新项目,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关键的种子期、初创期资金支持,完善创新生态“最初一公里”资本供给。
多元融资渠道拓宽
科创债与股权市场协同发力
“以更大力度支持深圳企业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深交所副所长李鸣钟在活动现场如此表示。他同时强调道,“深交所将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功能作用,将更好支持深圳机构和企业发行科创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在活动现场,湾财社记者了解到,自债券市场“科创板”启动以来,深圳市已有28家企业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1只,总规模达713.45亿元。科创债作为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正为创投机构与科创企业开辟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
此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正在同步推进。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与全国股转公司达成“绿色通道”合作。截至目前,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服务企业1.8万家,培育20家企业登陆境内外交易所,223家企业进入新三板。
目前,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通过基础服务、综合金融、上市培育三大功能板块,初步形成了一站式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目前,专板入板企业累计达646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达491家。
政策与智力双轮驱动
擘画AI时代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推出10条政策24项具体措施,涵盖健全协调保障机制、推动重点机构布局、创新联动模式等方面,吸引全球15万亿美元规模的百强主权基金参与深圳20+8产业集群建设。
在主旨分享环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华为思想研究院院长、蓝军部长潘少钦聚焦“AI时代”作主旨分享,深入剖析前言趋势和产业机遇。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发布《深圳创投行业白皮书(2000-2025)》,系统梳理深圳创投25年发展历程,指出深圳作为中国创投市场化高地,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独特生态。
在圆桌论坛环节,晶泰科技、滴普科技等AI领域标杆企业代表围绕行业趋势展开探讨,认为数据积累、操作系统研发、机器人交互智能等是当前产业价值洼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