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标志着人民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代际跨越,如何带动航母战斗力倍增?福建舰入列对中国海上防御战略和远海护卫能力有何深远影响?从全球视野看,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处于世界何种水平?中国下一艘国产航母又会有哪些值得期待?
11月7日,军事专家傅前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预测,福建舰将成世界上首个能同时搭载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舰载无人加油机、舰载教练机和舰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这也是福建舰的突出优势之一。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电磁弹射,不仅是起飞方式的变革
与前两艘国产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福建舰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电磁弹射,这不仅是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代际跨越,更是带动了航母战斗能力的倍增。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滑跃起飞、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傅前哨介绍,滑跃起飞能将飞机的滑跑距离缩短约三分之二,比如陆地上需要600米的起飞滑跑距离,在航母上仅需200米即可完成起飞;由于不需要弹射装置,建造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过,受限于航母甲板面积,滑跃起飞的舰载机往往在起降时需减载油弹;此外,起飞时要求甲板无障碍物,甲板上能摆放的舰载机有限,需要停放在机库里,周转时间较长。
傅前哨指出,在弹射起飞的两种方式中,相比蒸汽弹射,福建舰使用的电磁弹射装置具备显著优势,不同于蒸汽弹射占用空间大、维修复杂、弹射力度不可调,容易损伤轻型无人机,电磁弹射占用空间小、弹射力稳定、弹射效率高、弹射力可调节范围广。采用蒸汽弹射的方式,每天最多能弹约120架次,而电磁弹射在极限状态下,甚至可以弹射200多架次,效率大幅度提升。
“能起飞的舰载机越多,空中编队机型以及数量就更多,就能尽快形成一个作战整体,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突击力量。”傅前哨说。
同时,电磁弹射输出弹射力稳定,有利于舰载机的长期服役,也能保护飞行员不受超出必要的冲击过载。此外,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可同时适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甚至可以根据每一架次舰载机的起飞重量“一对一”精准调节弹射力,实现每一架次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更大、滞空时间更久。更重要的是这种弹射力的精准调节所需时间间隔极短,意味着福建舰可以同时搭载并起降更多型号更多用途的舰载机。除了已有报道完成起降训练的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机、歼-35隐身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外,福建舰还可以满足轻型无人机甚至舰载教练机等相对起飞重量较小的舰载机起降。
“我预测,福建舰将成世界上首个能同时搭载舰载战斗机、舰载预警机、舰载无人加油机、舰载教练机和舰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这也是福建舰的突出优势之一。”傅前哨说。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被美方diss的电磁弹射,为何福建舰能玩得转?
“弹射器哪个更好?电磁的还是蒸汽的?……我喜欢蒸汽弹射,我们要回到蒸汽弹射时代。”此前,美国领导人在公开演讲中表达了对美军航母所使用的电磁弹射装置的不满,并表示,美军要重回蒸汽弹射时代。
为何被美方“嫌弃”的电磁弹射,福建舰却能玩得转呢?傅前哨介绍,福建舰使用弹射装置与美军使用的虽然都是电磁弹射,但走了不同的两条技术路径,这也决定了福建舰成功克服了美军电磁弹射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美军“福特”级航母上装配了电磁弹射装置,它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设计思路不同,“福特”级航母用的是中压交流供电系统,福建舰用的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供给系统,这两种供电方式存在着差异,“福特”级航母用的路径,周期长、能量损耗大,飞轮储能装置与电磁探测器配合的中间环节多,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一旦其中一条出问题,三条弹射器都不能用了,可谓是“一损俱损”,这是不符合实战要求的。
根据美军公布的数据,实际航母试验过程中,连续弹射无故障次数仅达要求的1/10。而福建舰使用的电磁弹射装置能量利用更高效,能量利用率可达70%~80%(“福特”级航母的仅为60%~70%),而且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更高,哪怕有一条发生了故障,也不影响其他的使用。
“有人可能会说,福建舰刚刚入列,你凭什么对它的性能优势这么有信心呢?”傅前哨表示,福建舰研制过程中已经在地面上进行实验了长期多次的实验,根据对比,中国自行研发的这种先进电磁弹射器,其安全性、可靠性、无故障弹射实验结果数量以及其他性能等,都超过蒸汽弹射器,“这是经过对比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最后下决心,在福建舰上使用了电磁弹射系统。”相比之下,“福特”级的首艘航母“福特”号没有做大量的地面实验,就“匆匆忙忙”地把电磁弹射搬到航母上,要在航母上进行试验。在航母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就只能“连滚带爬”地不断修bug,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作战能力。
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福建舰若部署台海,可有效破解域外干涉
福建舰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意义非常重大。”傅前哨表示,福建舰的部署可以在太平洋地区,也可以到印度洋。比如,美国以前经常说要封锁马六甲海峡,掐住中国经济的“主动脉”,“如果我们派福建舰航母编队过去,他还有什么招?”而且现在解放军还可以派出双航母编队。歼-35隐身战斗机等舰载机既能在福建舰上起降,也能在山东舰、辽宁舰上起降,这样一来三艘航母都变成了隐身舰载机平台,灵活性大幅度提升。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航母编队离得比较远,攻击完目标的舰载机不见得就回到本航母,距离近的可以在另外一艘航母上降落,加油加弹再起飞。“综合作战能力不仅是成倍数提升,而是成指数提升。”
同时,福建舰的入列对于台海来讲意义也很重大。据报道,美军高级官员已经多次在公开发言中承认,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军难以获得制空权。傅前哨介绍,在自知无法与中国空军争夺台海制空权的情况下,美军现在正谋求后退到关岛和夏威夷,尤其想利用关岛来干涉台海事务。美军通过多次模拟认为,目前对付解放军登陆部队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半岛起飞轰炸机,或是核潜艇发射射程达900多公里的巡航导弹来攻击解放军目标。在福建舰入列后,如果解放军在台湾岛东面部署1至2支航母编队,就能够建立起一条牢固防线,通过舰载机来拦截轰炸机和巡航导弹,这就破解了域外国家干涉台海事务的能力。
中国下一艘国产航母长啥样?傅前哨:10万吨以上
在福建舰入列后,很多网友已经开始“催更”下一艘国产航母了。下一艘会如何命名?有哪些新技术“上新”?会不会是核动力航母?诸多提问显示了大家对下一艘航母的期待。
对此,傅前哨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航空母舰还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排水量上,已经从6万多吨到了8万多吨,他预计,下一代的航母肯定会到10万吨以上。
针对中国什么时候能搞出核动力航母的问题,“我个人看法不要急,”傅前哨表示,因为现在常规动力航母对解放军来讲,保证我们家门口的安全已经是足够了,而且可能还超越对手。核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就是跑得远,而我们现在发展航母就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的海上权益。因此,目前来看常规动力航母是够用的。
他还谈到,因为设计航母的成本很高,要做大量实验,如果只生产一艘,从经济上不合算。“因此,下一艘航母,我个人看法应该还是常规动力,而且会在福建舰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细化优化,让它的综合性能更强。”
傅前哨认为,最终中国一定会发展核动力航母,但是数量应该不会很多。因为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就是跑得远,但不一定功率大,比如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最大速度也不到30节,甚至不如常规动力航母。“我认为,中国的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母都会发展,但是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不同时期迈上不同的台阶。”而且,他认为,以中国目前的技术储备,研发一款核动力航母,甚至是一艘比美国更先进更安全的核动力航母,已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不会像美国那样搞全球争霸,搞这么多的航母,也养不起”。
谈到中国航母的发展路径,傅前哨总结,目前,中国的的航母和舰载机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我们质量一定要争世界第一,而数量,够用就行”。
釆写:南都N视频记者莫倩如 潘珊菊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