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贡献游戏市场八成流水,盲盒产品成IP衍生品销售主力

南都N视频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5-11-10 19:22

近日,产业研究机构“伽马数据”发布《2025中国数字娱乐产业IP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预计超过2750亿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同时,中国数字娱乐产业IP主要类型衍生品市场规模753亿元,同比增62.8%。此外,超七成受访者有意愿了解各地IP,而对49%用户而言本土IP是“加分项”。


IP消费增长显著,本土产品更有吸引力

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5游戏IP生态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会上,伽马数据发布了《2025中国数字娱乐产业IP发展报告》称,随着2025年中国数字娱乐产业的迅速崛起,IP(知识产权)业务已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报告》显示,从用户反馈来看,50.3%的受访者本年度IP消费有所增加,不少人消费在5000元以上。在场景方面,购买联名商品(如零食、饮料)、IP衍生品(如手办等)、充值IP游戏是付费用户数量最多的三大场景,而IP文旅则是各IP项目中人均付费水平最高的项目。

图片

社会公众对IP内容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不仅体现在消费金额的增加上,更反映在对全球各地IP的广泛接受与深入了解上。报告》称,2025年有超过半数(50.3%)的受访者表示其IP消费有所增加。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IP内容的不断优化与迭代,使得IP产品与活动更具吸引力。IP产品/活动的吸引力增强、推出频率加快以及对更多IP产生兴趣,成为消费者更愿意付费的前三大原因。

图片

然而,也有7.4%的受访者减少了IP消费,其中近六成(58.8%)受访者表示可支配收入下降是主要原因,而近三成(27.5%)则因可支配时间不足而减少消费。报告称,尽管整体市场向好,但个人经济状况与时间分配仍是影响IP消费的重要因素。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IP时,用户关注的焦点集中在IP的知名度、宣传推广状况及其对用户的吸引力上。《报告》显示,高达78.3%的受访者表示对来自全球各地的IP都有了解意愿,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与此同时,本土IP仍具有先天优势。调研显示,15.7%的受访者只喜欢本土IP,而33.3%的受访者在情况近似时更倾向于选择中国IP。这表明,强化IP的中国文化内核,激发国内用户的民族自豪感,是本土IP保持长青的重要方向。

图片

国内游戏流水八成来自IP产品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预计超过2750亿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IP产品流水在中国游戏市场中占比超八成,市场核心地位稳固。

目前,游戏改编变现、IP联动和衍生品变现,已经成为我国IP变现的三大路径。

游戏改编变现方面,原创游戏IP市场规模预计为1354.07亿元,市场份额为49.3%,虽略有下滑,但长期变现能力依然强劲;引进授权游戏IP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0.86亿元,占市场份额的43.5%,显示出非头部IP在核心玩法与内容创新上的巨大潜力。跨领域IP改编游戏市场同样表现突出,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98.98亿元,占国内游戏市场份额的7.2%。多款新品及次新品的带动作用显著,游戏赋能体育、文化等跨领域IP的价值持续被发掘。

1280x670_6911ae3d26134.jpg?X-Amz-Content

1280x790_6911ae3d2f327.jpg?X-Amz-Content

《报告》显示,IP联动已成为游戏行业内的常态化操作。2025年超过60%的移动游戏流水TOP50产品进行过游戏内IP联动。联动类型涵盖动漫、游戏、原创形象等多个领域,且综合联动形式日益增多,为游戏产品与IP授权方提供了更广阔的变现空间。

1280x927_6911af2dea1a6.jpg?X-Amz-Content

在实体店铺方面,IP联动同样风生水起。游戏、动漫IP与餐饮、茶饮等实体经济的联动最为成熟,高频联动不仅扩大了客群,还通过推出联名产品、布置快闪店等形式提升了品牌价值。

图片

IP衍生品市场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753亿元,增长率高达62.8%。

图片

从衍生品类型来看,2024年的增长主要由收藏卡带动,2025年的增长主要由盲盒类产品带动。从所属IP来看,多个IP的衍生品销售额于2024年或2025年取得超100%的增长,且分布于游戏、动漫/动画、影视、原创形象等多个领域。整体而言,在情绪消费、悦己观念的需求拉动,以及衍生品类型及IP多元化的供给驱动下,IP衍生品市场正快速发展。

图片


未来IP市场发展聚焦六大方向

《报告》最后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未来IP市场的发展应该聚焦于经典游戏IP资产的深度开发、IP游戏玩法的持续创新、“IP+小游戏”的双向赋能、内置UGC助力IP长青、IP桌宠/手机宠物穿越“游戏倦怠期”、深度线下活动的迭代升级等6大方向。

其中,经典游戏IP资产开发潜力巨大。43.8%的IP游戏用户更关注游戏内容,经典IP除满足怀旧情怀,其沉淀资产也有新开发空间。如“穿越火线”从玩法中提炼元素改编,未来构建分层式IP矩阵,有望拓展受众、放大价值。

玩法创新备受期待。拓展玩法维度、保证综合质量、突出某一模块,更易实现IP矩阵拓展。“玩法”是用户最期待方向,超六成受访者选择,剧情也是突破口,这种创新能吸引不同用户,完成“路转粉”。

“IP+小游戏”双向赋能。小程序游戏生态成熟,2025年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50中IP产品占比达34%。二者相互促进,IP改编游戏可提升营收,IP版权方能吸引泛用户。目前泛娱乐IP在改编中存在缺口,有望成为新切入口。

图片

内置UGC潜力待挖掘。创作或游玩过内置UGC的用户游戏时长更高,但布局产品少。“奖励”可激发创作者热情,游玩者看重产出质量。官方投入不足易致发展不佳,“剧情代入类”模板受用户关注。

IP桌宠/手机宠物兴起。它能帮用户在“倦怠期”保持与IP链接,叠加大语言模型技术支持,可带来良好体验,且15%受访者感兴趣,市场份额在扩张。

深度线下活动受青睐。53.9%受访者偏好与IP契合度高的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有沉浸感等是关键,同时交通便利、配套服务好等体验也不容忽视。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石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