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十五五”蓝图的徐徐展开,科技创新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人工智能作为核心引擎,正深度重塑中国金融行业格局。当AI浪潮汹涌来袭,金融的正确拥抱姿态是什么?
11月19日,由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主办的2025(第十一届)湾区金融年会将在深圳举行。本届金融年会以“AI新浪潮 金融新生态”为主题,邀请金融领域大咖、科学家与专业机构代表,共同研判宏观经济,把脉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探索“湾区方案”,共同回应“AI+金融”的时代之问。
吴晓求等大咖助阵,
与金博会同步联动
与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金博会)同期落地和联动,本届2025湾区金融年会迎来了规格升维,将作为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平行论坛全新亮相,并与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共同牵手,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多方学术支持。
构建适配AI时代的金融新生态,既是全球金融行业的共同命题,也是中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对此,一批专家大咖将深入解构“AI+金融”的新“智”序。
站在中国资本市场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将做客本届金融年会,探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带来的重要机遇。
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将带来“人工智能赋能金融业务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肖京认为,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的价值必须在赋能别的产业里产生增量中体现出来。在他看来,金融行业要跨越AI价值割裂的鸿沟,其一在于解决公共痛点,带来社会价值,其二是通过科技赋能主业,释放企业级应用价值。
直面“可持续金融发展”热点,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人大社会工委委员房涛将带来“湾区金融新生态的‘根技术’与‘暖科技’”主题演讲,分享公益金融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
联合发布智库报告,
“实战派”专家头脑风暴
在全球金融格局加速演变的当下,深圳作为金融创新高地与科技产业重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本届金融年会上,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内核,南方都市报湾财社将联合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发布《大湾区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报告》呈现了全球典型科创金融支持模式、大湾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现状、科技和金融支持路径的诸多创新实践,梳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智库建议,意在推动深圳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也为实现“科技-产业-金融” 的良性循环提供“中国方案”。
今年来,“AI in all”呼声渐高。实际上,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数智化,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已成为全球现象,涵盖金融的前台客户服务、中台风险管控和后台运营管理,正在重塑金融业务全流程。当前,大湾区“金融+AI”应用场景矩阵同样遍地开花。对此,在圆桌环节,本届金融年会邀请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商银行、腾讯金融研究院、微众银行、中金财富、华泰证券等多方“实战派”专家,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改革创新背后的机遇和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为致敬先行者和标杆者,本届湾区金融年会还设立了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数字金融创新等多个奖项,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呼应,共同唱响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湾区故事”。
2025年也是湾区金融年会落地的第11个年头。十年磨剑,南方都市报在探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搭建政、金、产、学、研、媒交流平台,贡献智媒力量,服务实体行稳致远,助力湾区金融“长袖善舞”。作为主流媒体,南方都市报也期待牵手金融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助推大湾区金融业迈向新的高度。
活动现开放嘉宾报名,欢迎金融机构代表及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报名参与。点击链接:第十一届湾区金融年会报名入口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罗曼瑜 吴鸿森
编辑:刘耀宁 周月
设计:刘文沛 张许君 林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