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河南岸街道螺子湖三路整治占道经营,城市治理见实效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5-11-12 09:40
图片

螺子湖三路,一直是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城市治理中一块难以抚平的“心病”。该路段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致使交通严重堵塞,而且用餐后垃圾随意堆放,环境卫生状况极差。针对上述情况,6月下旬以来,河南岸街道联合城管、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交通等多部门,对螺子湖三路、嘴头街等重点区域开展了关于乱摆卖、跨门店经营、道路交通乱象等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7月初,螺子湖三路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如今交通秩序井然。

图片

图片

通讯员供图

乱象

高峰期50余档摊贩在机动车道“开摆”

“以前这条路乱得不行,电动车都走不了,全被堵死了。”住在河南岸街道螺子湖三路周边18年的居民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道。在附近经营药店的王女士对此也深有同感,过去摊贩乱摆乱放,导致店门口通行不畅,无论是送货还是顾客来买药都极为不便。

螺子湖三路片区的“乱”,根源在于其密集的业态和庞大的流动摊贩群体。据统计,该片区涵盖两个农贸市场(河南岸中心市场、华隆市场)、1个公园、3条内街、8条内巷,聚集了约310家门店与260余个流动摆卖档口,主要以农副产品交易、流动摆卖为主。由于毗邻两大农贸市场,这里常年人流量、车流量密集,自发聚集的三轮车、手推车占据机动车道,摆卖水果、蔬菜、熟食的现象愈发严重,高峰期甚至有50多档摊贩盘踞在机动车道。

“我们市场里的商户生意惨得很,人流量锐减。”河南岸中心市场商户卢先生无奈地表示。乱象不仅影响经营,还严重困扰居民生活。除了造成交通拥堵,还带来环境卫生脏乱、噪音扰民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河南岸中心市场管理方经理程明指出,正规商户要交租金、办证件,还要进行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检测。而无证摊贩缺乏监管,既损害顾客权益,又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长期以来,关于乱摆卖、占道堵路、噪音扰民的投诉从未停止。此前,河南岸街道虽多次尝试治理,但都阻力重重。今年5月,河南岸街道试行“划线疏导”方案,部分水果蔬菜流动摊贩对方案配合度较低,还出现阻挠熟食摊贩进场的情况。即便后续相关部门持续引导规范,仍有摊贩占用机动车道摆卖,整治过程中多次遭遇配合度不足的问题。

整治

三班轮岗定点管控和突击整治摊贩外溢区域

为彻底破解城市管理顽疾,河南岸街道以“高位部署+铁腕执行”开启整治行动。在高位部署方面,6月下旬,惠城区领导调研并部署整治工作。6月27日,河南岸街道召开螺子湖三路整治攻坚行动誓师大会,在市、区城管执法局指导下,联合多部门打响攻坚战,制定《综合提升治理方案》,明确任务与时间。

整治行动围绕“规范经营、消除隐患、提升风貌、强化保洁”四大目标精准施策,重点清理机动车道流动摆卖车辆,规范跨门店经营。

图片

过去螺子湖三路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在河南岸街道办事处引导下转移至疏导区摆摊,秩序井然。 

从6月底至10月,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开展整治以来,河南岸街道组织整治力量7916人次,出动1983车次,共规劝跨门店经营2568宗、占道经营2093宗,暂扣摆卖三轮车33台、二轮电动车10台、手推车15部、货架及衣架28个、电子秤42台及3台家禽脱毛机。同时,街道针对车辆乱停放问题,同步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工作。10月以来,河南岸街道累计劝离违停车辆近500台,发放规范停车宣传资料1500余份,贴单处罚30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区域的停车乱象,强化了“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理念。

为保证整治行动严格执行,河南岸街道还实行“三教而罚”原则,对屡教不改者依法立案。6月以来,已对流动摆卖立案45宗。

多部门协同发力保障整治推进。公安负责处置抗法事件,市场监管部门整治无证经营与私宰活禽,守护食品安全,交警强化停车秩序管理。

为避免出现“整治—反弹”的情况,街道转向“阵地战”长效管理。一方面,聘请15名城市治理协管员,与执法队组成专班,三班轮岗,定点管控和突击整治摊贩外溢区域;另一方面,发放宣传资料约3500份,引导摊贩合规经营。此外,街道还注重优化设施。协调公交部门迁移站台,完善道路机非分离设施,计划取消部分路面停车格,降低占道经营可能。

图片

过去螺子湖三路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在河南岸街道办事处引导下转移至疏导区摆摊,秩序井然。 

变化

18家流动商户进入疏导区合规经营

“现在占道经营没了,路也畅通了。”梁先生说道。王女士指着整洁街道感慨:“顾客停车方便,出行更安全!以前送货、购物不便,如今工作人员常巡查,环境好生意也顺了。”

经过四个多月整治,螺子湖三路片区实现了“城市面貌、治理效能、社会经济”三重提升。如今,螺子湖三路、嘴头街等地占道摆卖和跨门店经营现象显著改善,道路有序畅通,卫生整洁,相关投诉大幅减少,居民出行购物更便捷,对整治认可度高。

图片

整治后的螺子湖三路,环境显著改善,道路有序畅通,卫生整洁。

农贸市场迎来“回暖”,中心市场人流量明显上涨,商户营业额提升约1/3。18家流动商户进入疏导区合规经营。原长期在河南岸公园口占道摆卖的3家流动商户也在市场周边租赁档口规范经营。同时,摊贩和商户配合执法意愿增强,市民对市容法规认知加深,参与城市守护意识提高。一位曾在螺子湖三路占道经营的奶茶档主表示,搬进疏导区后经营更规范、心里更踏实。

尽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河南岸街道并未松懈。街道负责人称,当前仍面临执法力量不足、摊贩易反弹、车辆违停逆行等难题。下一步,街道将以“零容忍”巩固成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加环卫清扫频次,督促商家落实“门前五包”,推进设施安装与站台迁移,将螺子湖三路列为“严管一条街”,常态化整治乱象,确保环境长期整洁畅通。

微评


短期整治与长效机制双管齐下,城市治理化“堵点”为“通途”


螺子湖三路昔日摊贩云集、交通拥堵、环境脏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城市形象。当地多部门联合,采取“高位部署+铁腕执行”策略,短期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机制双管齐下,刚柔并济,以“三教而罚”柔性执法搭配多部门协同刚性管理。此次治理实现城市面貌、治理效能与社会经济多赢。它证明城市治理并非无解,关键在于决心、科学方法与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就能化“堵点”为“通途”,提升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统筹:刘辉龙 董淑云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胡晓蕾 李松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