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虎门,再迎盛会!11月15日至19日,2025世界服装大会、第28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以及2025大湾区(虎门)时装周将在东莞虎门同期举行。“三会”联动期间,东莞本土品牌“挑大梁”,精彩大show轮番上演,FU·GO虎门富民商城线下展销中心焕新亮相,虎门服装设计城将“盛装”登场。
近年来,虎门镇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配等方式,精准扶持企业数字化改造,从数字化基础能力提升、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等维度来评定标杆示范,带动全镇企业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搭上AI赋能的快车,通过“小单快返”模式提升供应链灵活性,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优势被深度激活。
本土品牌“挑大梁”,服装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成效初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虎门大力发展服装服饰产业,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以女装、童装、休闲装为特色的“中国服装服饰名城”,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
统计数据显示,虎门有服装服饰生产企业近3000家,总生产面积25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另有面辅料企业,物流、绣花、印染、洗水等配套企业,以及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配套服务机构共1000余家。有服装服饰及面辅料专业市场36个,总经营面积超68万平方米,近1.5万经营户,各类服装服饰注册品牌5万多个。
东莞虎门“三会”联动举行的主场馆——虎门会展中心。
今年“三会”期间,众多知名企业将亮相28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本土企业“挑大梁”成为展会特色之一。截至目前,以纯、纽方、意澳、卡蔓、来龙、巴迪小虎、墩墩家、男眼 、猫咪、拜兰、吸引洢、衣针衣线等虎门本土知名品牌企业以及富民设计中心、寅木等设计师机构已先后入驻FU·GO虎门富民商城线下展销中心(虎门会展中心),富民集合馆及雷洛乔治、露蒂诗、黛菲仙尔、忆影芳华等企业也进驻服交会主会场展区。
与此同时,湖南株洲服饰产业联合会、汕头国际纺织城、广州“中华老字号”企业利工民等知名机构、商场、企业也将组团参展,与本土服装企业深化交流与合作。
会场品牌云集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的实力加持。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引领,众多服装企业开启了“转型”新模式。1998年,恒悦服饰有限公司在虎门南栅社区成立。历经27年发展,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外销于一体的专业化外贸服装企业,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能高达800万件,成为虎门服装外贸出口的核心力量之一。
“近年来,客户的订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大单完全转变为‘小单快反’模式。”恒悦服饰总经理岑定基介绍说,“这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过往部门间数据孤立,生产进度不透明,难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面对挑战,恒悦服饰于2021年启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双轮驱动策略,系统性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在软件层面,企业引进服装快反智造KMES系统,覆盖从财务、研发、设计、打版、接单、到裁剪、生产、后整、出货等9大核心模块。
恒悦服饰引进服装快反智造KMES系统。
在硬件方面,公司投入引进了衣拿智能吊挂系统、拓卡奔马自动裁床、奔马自动铺布机和奔马自动裁版机。“我们选用这些智能设备,目的就是打通数字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岑定基表示,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订单的实时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真正实现了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化生产。
变革为恒悦服饰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数据显示,在生产效率方面,企业生产计划排程效率提升了50%,生产线平衡率提升15%,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约12%。在管理透明度方面,订单进度实现实时追踪,问题响应速度提升了60%。在成本控制方面,物料损耗率降低了3%,工时统计准确率达到99%。
破解服装行业发展困局,借力“小单快返”打开广阔市场
比恒悦服饰更早启动数字化转型的是东莞市听雨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听雨轩”)。早在2016年,听雨轩就开始引入先进吊挂系统,逐步推动供应链向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智慧生产链升级。
听雨轩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扎根虎门的多元化企业。依托快速物流链,已发展成为集设计、采购、生产于一体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企业。
“小单快返”是当前服装行业破解发展困局的新模式。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对产品的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的一个大订单被分解成无数个充满个性化的小订单。听雨轩紧抓“小单快返”的行业需求,快速把握流行趋势变化,自成立以来总产值连年攀升。
听雨轩时尚科技总部大楼。
2024年下半年,听雨轩时尚科技总部数字化智能车间投入使用。车间内,自动化吊挂与吊篮系统持续高效运转,将服装产品快速、顺畅地输送至各个生产工位。每条生产线均配备了电子屏幕,实时展示产品数量、返工率等关键数据,实现了对每个生产环节的追踪采集与透明化管理,有助于生产灵活调整,确保全流程井然有序。在多排智能立库之间,AGV(自动导引车)往来穿梭,将立库中的裁片箱直接运送至工位,方便工人快速取用。
听雨轩董事长廖国聪介绍说,以往服装企业裁片依赖人工搬运,管理存有数万裁片的库房常需7至8人,“引入智能立库和2台AGV后,数万裁片得以在有限空间内有序存储与管理,搬运工作由高效的AGV完成,大幅缩短了相关工序时间,显著提升了整体效率。”
听雨轩对服装制造标准化与数字化的变革,并未止步于智能设备的引进。廖国聪表示,企业还通过创新技术,降低了制作服装模板的技术门槛,使普通员工经过简单培训也能产出与熟练技工同等品质的模板。
为推进传统服装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听雨轩不断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先后引进自动化吊挂系统、吊篮系统、自动裁床及智能立库等,优化各供应链环节,全力构建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生产链。对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投入,为听雨轩带来了丰硕成果。2024年,实现年产量超6500万件。
面对传统服装产业的发展瓶颈,听雨轩主动求变,积极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制造路径,为服装生产注入创新动能。廖国聪表示,听雨轩的成长离不开虎门这片服装产业的沃土。虎门深厚的产业基础与完善的配套,为小单快反等特色模式提供了发展土壤。
近年来,虎门镇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配等方式,出台《虎门镇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上规发展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提供最高百万元奖励,精准扶持企业数字化改造。以打造“虎门服装数字化改造标杆示范”为核心,虎门从数字化基础能力提升、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等4个维度来评定标杆示范,带动全镇企业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
其中,以纯集团已实施5G+柔性制造项目,衣针衣线荣获“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的行业典型应用案例”,听雨轩等5家企业正全力向“标杆”冲刺,杨宸等10余家企业已陆续启动数字化改造。
此外,虎门推动多方协同,领溢数字科技、东莞联通、尚泷科技等企业分别提供数智平台、5G+工业互联网、软件研发服务,虎门富民集团打造线上线下供应链平台,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
为充分发挥虎门服装产业优势,当前,虎门正全力推进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的建设。该项目聚焦服装产业智能升级,通过“小单快返”模式,深度激活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优势,整合研发设计、物流仓储、智能制造、跨境贸易、展示销售及总部办公等全产业链,打造东莞首个以服装产业生态链为核心的综合性现代快专业园区。
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
在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入驻企业将通过“小单快返”模式,以小批量、高批次的生产,即时获得市场反馈,快速把握流行趋势变化并作出反应,提升供应链灵活性,降低库存。
AI赋能服装设计,虎门全力向国际AI时尚小镇迈进
企业数字化改造的背后,服装产业的革新日新月异。在虎门服企转型进程中,AI赋能让服装设计搭上了超快列车。
作为珠三角地区知名的单体香云纱服饰成品生产型企业,东莞元亨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其打造的新中式文化服饰深得消费者青睐。
“我们公司高峰期每个月产量是3万件,每月出的款式有800多个。如果没有AI+设计赋能,几乎不可能完成,”东莞元亨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子轩坦言,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已经变成谁能更快落地AI使用。特别是AI的系统化闭环使用之后,工作效率将得到成倍提升。
紧跟AI发展浪潮,虎门正全力向国际AI时尚小镇迈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会”期间,虎门服装设计城将“盛装”亮相,以“Hi虎门,AI时尚”为理念、对富民百家商场进行升级,由广东虎门富民集团与深圳市蝶讯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集全球趋势发布、AI创意生成、智能精益制造、原创作品展贸与高端人才孵化于一体,为企业提供从趋势洞察到版权保护的全链路服务,推动传统生产向敏捷设计与精益智造升级。
虎门服装设计城。
依托蝶讯130万设计师数据库,D.SD平台的AI技术,构建起“AI绘图-版权保护-供应链匹配”的全链路服务体系。目前已有1万余名设计师在线入驻,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的设计作品超10万份。
未来,虎门服装设计城将成为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展示窗口,驱动虎门服装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科技赋能与生态协同,提升虎门服装的原创附加值与全球竞争力,助力虎门正式开启“传统制造 + AI设计”的产业新征程,从“传统产业带”向“AI时尚前沿阵地”华丽转身。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虎门宣
图源:虎门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