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儿童流感高发!医生:做好这几点防“中招”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1-13 15:07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11月1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杰妍对记者表示,连日来医院儿科门诊量明显上升,发热、咳嗽、流涕的患儿显著增多,“秋冬交替时节是儿童流感高发期,家长需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图片

5岁以下幼儿更易发展为重症

秋冬昼夜温差加大,普通感冒、流感高发。有家长反映最近孩子班里经常有同学感冒咳嗽,孩子抵抗力稍弱,很容易就被传染。

为何一到换季,儿童就易患流感?吴杰妍分析,换季成为儿童流感“高危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气候骤变,病毒活跃:秋冬交替时气温波动大、空气干燥,人体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流感病毒更易入侵。

儿童生理特点:中医认为儿童“肺常不足,脾常虚”,卫外不固,易感风邪。数据显示,流感高发季儿童感染率可高达50%,5岁以下幼儿更易发展为重症。

聚集传播风险:开学后教室、家庭等密闭空间增多,病毒通过飞沫快速扩散。


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早识别、早就诊

在识别流感症状方面,吴杰妍医生提醒,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

流感与普通感冒则不同,其起病急、传染性强。儿童感染后通常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同时会出现干咳、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患儿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骤减等全身耗损症状,婴幼儿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

从中医辨证角度,流感可分为两种类型。风寒型表现为无汗、清涕、舌淡苔白,适宜采用辛温解表的荆防败毒散等治疗方法;风热型则见咽红肿痛、黄涕、舌红苔黄,适合使用辛凉透邪的银翘散等方剂。


孩子居家和在校

如何做好防护?

在预防措施方面,吴杰妍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科学理念。

首先要注意避风保暖,保持儿童“背暖、肚暖、足暖”,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饮食调护同样重要,建议饮食清淡,多食用小米粥、山药、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食品。家中可准备一些药茶,如用生姜、葱白、红糖煮水预防风寒,或用金银花、菊花、薄荷泡水预防风热。

此外,使用艾叶、苍术、藿香等中药制作防流感香囊,也能起到芳香化浊辟秽的作用。每天睡前给孩子做5-10分钟的保健推拿,包括补脾经300次、摩腹3-5分钟、捏脊3-5遍,有助于增强孩子体质。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前往密闭公共场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中医师进行小儿推拿。

如果孩子出现流感症状

家长该如何处理?

对于已经患病的儿童,专家建议采取分层护理措施。轻症患儿可居家调理,风寒型可用艾叶加生姜煮水泡脚,风热型可用金银花液贴敷天突穴缓解咳嗽。

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必须及时就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岁以下婴幼儿、有基础疾病患儿以及肥胖或营养不良儿童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需要格外警惕。

吴杰妍特别提醒家长,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在用药方面要避免滥用药物,注意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要自行用药。患儿康复期间也需注意调护,热退后一周内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可用沙参、麦冬、粳米煮粥养阴生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安俊停 李镓洧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