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东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成为检验成效的关键重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此,第七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如期而至,并于10月9日正式启动,主题聚焦“百千万 幸福莞”,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5年以来在促进经济生产、人民生活、自然生态相融相生过程中,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的优秀案例。
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拥有超22万家工业企业、500万产业工人,制造业占GDP比重超50%,34个工业大类覆盖6万多种产品,工业实力稳居全国前十。守护产业工人职业健康,既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更是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面对企业以中小微为主、工人健康素养不高、行政架构特殊导致防治力量不足、职业病潜伏期长且诊断难等严峻挑战,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东莞六院”)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四大举措破解防治难题,为产业工人生命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力促“四早”,打造职业病追踪全流程模式
东莞六院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创建职防先锋示范岗,在不断提升职业病诊断能力的同时深入企业,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应急处置等关键岗位亮身份、亮承诺。
针对危害严重、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根治的职业病,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疑似发现上下功夫,定期梳理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体检资料,及时发现疑似职业病线索,主动介入调查。
对未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的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追踪,查明未进入诊断程序的原因,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组织疑似职业病患者依法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维护。
在监督考核上严要求,东莞市诊断办每月统计分析各镇街追踪处理情况,督导执行不到位的案例,由市卫生健康局把是否执行到位情况纳入镇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评。
敢作敢为,打造职业病防治的“东莞铁军”
对突发严重职业危害的处置,考验的不仅是职业卫生应急能力,更是生死时速的大战,东莞六院建立以党员为核心的应急处置队伍,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职业病防治“铁军”。
在东莞某镇发生的中毒事件紧急处置任务中,为检测事故车间的有毒物质,在工人紧急疏散时,东莞六院应急处置队伍却逆行而上,勇敢爬上十余米高的储油罐进行取样监测。
在一次群体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中,应急处置人员身上的检测仪器6次爆表。检测仪器爆表意味着有毒物质达到了即使穿戴全身防毒装备都不足够抵挡的浓度。6次爆表,就是6次生死考验。
应急处置队伍保持24小时待命。为提升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完善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提高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急性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伤亡和危害。
关口前移,首创“职业健康防护必修课”
职业病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预防、治疗和保障三个重要环节。要贯彻落实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职业病的“预防”尤为重要,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东莞六院首创“职业健康防护必修课”,配备云上VR虚拟车间实景教学系统,结合尘肺病动态演变动漫、化学毒物致病机理动画等方法,为未来的产业工人提供全面的职业病专业教育与保障。
实战化跟岗促转化,为促进职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实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感受职业病风险的存在及防范方法。
打造全景式科普模式,依托广东省首个智能交互式职业健康科普基地,打造“理论+实操+体验”三维教育空间。基地配备尘肺病VR体验舱、苯中毒可视化系统等42套智能设备,开发“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沙盘”等8大数字化实训模块。
防治融合,建立全新职业健康助企模式
职业病防治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劳动者健康屏障、维护社会稳定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六院坚持防治融合,以“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健康服务开启助企新模式。
精准施策靶向攻坚,精准化助企。在某鞋材厂较大中毒事故处置中,结合大数据深度溯源分析精准锁定致病因素,在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后,启动“全周期”助企服务,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完善防控体系。
体系重构闭环管控,一体化助企。推动职业卫生监测评价、风险评估、诊断治疗一体化“全链条”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闭环职业病防治合作模式,实施“一企一档”精准管理;重点落实中小微企业帮扶策略,降低再发生职业病的风险。
创新服务形式,全方位助企。推行“职业先锋助企”派驻制度,制定“一企一策”指导方案,压实职业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特色化职业健康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实现职业人群“全方位”健康保护。
成绩斐然,实现从“破题者”到“示范者”的跨越
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2018年至2024年,东莞疑似职业病诊断到位率从45.3%提升到73.9%,职业病确诊病例下降39.6%,职业病纠纷案件减少46.2%,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合格率提升至91.3%。东莞市职业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东莞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荣获全省各地市第一名;2025年1月,东莞六院成功加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职业病防治院牌子;2025年6月,顺利向省卫生健康委递交职业病防治院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申报书。
其间,东莞六院打造全国首个职业健康主题科普基地,先后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入选2023年“健康广东行动典型案例”。
从“治病”到“防病”,从“解题”到“示范”——东莞六院用创新与坚守,书写着职业病防治的“东莞答卷”,更绘就了一幅“产业工人更健康、制造业更强盛”的动人图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