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首艘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076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值得关注的是,四川舰不仅是中国首艘,也是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能搭固定翼、直升机及两栖作战装备等,可谓战斗力拉满。
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据中国军号
四川舰是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据中国军号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网上有不少对四川舰的调侃性称呼,例如“牛夫人”“微缩版航母”。
军事专家曹卫东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介绍,从武器装备特点、功能及用途划分,四川舰核心属性为带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其搭载电磁弹射系统、可兼容固定翼飞机的设计属全球首创。四川舰保留坞舱用于装载两栖坦克、装甲车等装备,这是与航母最本质的区别。网友口中的“牛夫人”,实则是对其领先性能的认可,一旦海试成功,四川舰将凭借4万吨排水量、电磁弹射技术及“空海一体”作战能力,超越美国级、法国西北风级等主流两栖攻击舰,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同类型舰艇。
军事专家曹卫东。
关于首航后的后续海试计划,曹卫东介绍,此次首航重点测试动力、电力系统,接下来还将开展多项关键科目:包括测试航速、转弯半径、抗风浪性等航行性能测试;电磁弹射系统与燃气轮机、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的协同测试,其采用的中压直流技术电能损耗不足15%,远优于美国的中压交流系统损耗30%-40%;此外还需完成舰机协同,即有人机、无人机弹射起飞与着舰,以及两栖坦克、装甲车、气垫船等坞舱装备投放和雷达、防空导弹等武器系统的测试。
曹卫东透露,两栖攻击舰海试周期通常短于航母,但四川舰作为全球首艘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新装备占比50%,技术复杂度极高。不过,依托中国国防工业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预计一年左右可完成系统测试并交付海军。
对于四川舰服役后的作战价值,曹卫东解读,4万吨排水量使远海投送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一次性可搭载营建制的兵力及装备,相当于过去两艘2万余吨登陆舰的投送量。与此同时,搭载的固定翼战机、隐身无人机可实现空中打击、察打一体等任务,在无外部空中支援时仍能形成有效压制,大幅提升登岛登陆作战能力,对维护岛屿主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南都N视频记者观察发现,最新消息已披露电磁弹射技术如今已成为军队一门独立新专业。对此,曹卫东分析,这一举措源于技术的复杂性与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福建舰、四川舰及后续舰艇逐步装备电磁弹射系统,设立专业可实现从理论到实操的系统教学,助力官兵更透彻掌握技术、推动弹射器性能持续优化。相比美国电磁弹射系统故障频发、成本高昂的困境,中国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有望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潘珊菊 莫倩如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