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来了!深圳福田打造儿童友好示范区有新看点

南都N视频APP · 福田大件事
原创2025-11-17 10:38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11月16日,“敢做气候担当 点亮儿童未来”深圳市2025年世界儿童日亮灯暨儿童友好社区日主题活动在福田区香蜜公园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温情启幕,并同步联动福田区各社区分会场。这场以儿童为中心的盛会,不仅展现了福田儿童友好的生动瞬间,更全方位解锁福田儿童友好建设的先行密码,开启儿童友好与生态融合的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妇儿工委、市妇联指导,福田区妇儿工委、区妇联、香蜜湖街道党工委主办。

图片

童心聚力,为未来发声

活动开场播放的深圳市儿童友好城市宣传片,展现了童乐公园里儿童奔跑的身影、红树林边观鸟的小脑袋、社区儿童观察员举着话筒的小手…… 每一帧都是“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真实写照。

图片

随后,黑脸琵鹭保护代言人王嘉人小朋友带着自己画的《候鸟日记》绘本,分享了从“观鸟小白”到“科普博主”的故事。据悉,为了让更多人保护候鸟,她和小伙伴还设计了“候鸟拼图桌游”,把保护知识融进了游戏里。

图片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带来舞蹈《彩虹手绢转呀转》,舞步中藏着对绿色家园的热爱;现场宣读环保倡议书,小朋友们用“垃圾分类我先行,低碳出行我坚持,生态保护我参与”的声音传递出环保的理念;儿童观察员代表获颁“福田・全域儿童友好城区推介官”聘书,鼓励他们成为儿童友好理念的传播者、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亮灯环节掀起了本次活动的高潮,现场200多人手中的荧光棒同时点亮,蓝色光芒瞬间照亮了场馆,全场齐声喊出“敢做气候担当 点亮儿童未来”的活动主题,展现了“童心护绿”的力量。

先行示范,空间与服务赋能成长需求

作为入选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的城区,福田用实打实的举措,筑牢全域儿童友好根基。

制度创新全国领先。编制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社会协调、儿童参与”儿童友好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入选国家“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率先探索建立儿童参与长效机制,实现10个街道、92个社区全覆盖,1500多名儿童观察员累计提出3100余条建议,让孩子成为城市的“小主人”。

空间友好全域覆盖。累计建成各级各类儿童友好建设点326个,数量全市第一。创新实施“童乐福田计划”,新增、提升、改建 141处社区亲子活动场地,努力实现“家与儿童乐园无缝连接”;沙浦头党群服务中心“童梦航天馆”将航天科普与儿童友好融合设计,成为城中村孩子开展探索的“快乐星球”;石厦村入选首批“广东省级儿童友好城中村试点”,大榕树儿童乐园让城中村孩子拥有专属活动空间。

服务供给精准暖心。构建“1+10+92”三级儿童公共服务阵地,92个社区儿童之家年均开展1500余场公益活动;“福家・小书房”“福家悦读会”“福家.无忧假期”等品牌服务深耕社区,精准服务辖区儿童,覆盖低保家庭、来深建设者子女等群体,开展亲子教育、普法教育等7大系列20类公益服务项目,实现“家门口”满足儿童及家庭的服务需求。

生态融合,解锁“儿童友好+生态环保”新实践

2025年世界儿童日的主题是“敢作气候担当,点亮儿童未来”,这在福田有着生动的实践。从空间建设到日常服务,从校园课堂到社区观察,“儿童友好+生态环保”的融合在这里随处可见。

空间里藏着环保密码。香蜜湖公园里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年接待儿童研学超3万人次,互动体验让孩子秒懂垃圾分类;童乐公园配套雨水回收系统,采用安全环保材料,孩子在玩耍中感受绿色理念;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化身“自然课堂”,常态化开展观鸟护鸟、湿地科普活动。

校园里种下绿色种子。全区37所绿色学校将环保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校园垃圾分类挑战赛”“生态小课题研究”等特色活动课程,融合儿童友好与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沉浸式场景、实践服务与课程深度结合,让绿色理念扎根校园,引导学生从“知”到“行”践行环保,构建“空间+服务+教育”模式,让生态环保成为成长必修课。

社区观察中落地环保建议。儿童观察员提出的“社区增设生态科普宣传栏”“优化公园环保设施”等绿色建议落地园岭。百花儿童友好街区的多彩斑马线、彩虹社区公园风雨连廊等“暖心工程”落地见效,既是儿童参与的成果,更是生态友好的生动注脚。

从童梦航天馆的科普探索,到红树林的自然守护;从儿童观察员的“童心提案”,到童乐公园的环保设施……福田正用“全域友好”的深度实践,让孩子们都能在绿色、包容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未来,福田将继续深化儿童友好与生态环保的融合,打造更多特色空间、优质服务,让“敢做气候担当”成为福田儿童的成长标签。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睦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