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这场学术研讨会在华师举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11-18 20:10

南都讯 日前,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应用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齐聚一堂,以“新时代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图片

在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恒胤介绍了华南师大心理学科作为A+级学科的深厚积淀,以及在服务社会方面的系列实践。并强调了心理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佐斌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以“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为核心主题,旨在搭建学术研讨、经验分享、策略探讨的高端平台,共同探索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积极回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表示,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系统性研究,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智慧力量,通过多元形式共同探讨社会心理服务在基层治理、职业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路径。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多位国内顶尖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深刻洞见。

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作了题为《构建“二维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心理危机早期预警与精准干预相结合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框架,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北京大学王垒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多视角应用》为题,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智慧,探讨了如何将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心理服务实践,彰显文化自信。

中山大学佐斌教授报告了《性别刻板印象对人事决策的影响》,揭示了潜藏的社会认知偏差对组织公平和效率的影响,呼吁在组织管理和服务中注入更强的公平意识。暨南大学李爱梅教授报告了《大脑超载:如何做出有远见的智慧决策》,深刻剖析了信息时代给人类认知和决策带来的挑战,为网络空间治理和公民信息素养提升提供了心理学方案。

本次会议设置了9场专题报告和15场分组报告,议题广泛而深入,紧密围绕国家需求与社会关切。同时,为促进学术成果向实践能力转化,会议特设两大工作坊。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应用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姚翔研究员作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服务社会需求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展望了应用社会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据悉,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应用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华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承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