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德国,患者在北京,广东专家主刀德国首例“隔空”手术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5-11-19 22:37

11月13日至14日,在德国泌尿外科机器人大会(DRUS 2025)举办期间,一场5G远程手术演示吸引了全球泌尿外科专家的目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凌武教授在德国汉堡市当地医院内,借助国产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名远在北京的72岁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5G远程前列腺癌根治术。这也是德国历史上首次成功开展远程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

跨越8100公里

延时仅125毫秒

手术当天,陈凌武教授在德国汉堡市的手术室内坐镇操作,患者则位于81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台上。

陈凌武教授在手术中清晰流畅地演示了“保留尿道前方结构”“保留双侧盆筋膜”“保留功能性尿道长度”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不仅确保了肿瘤的根治效果,更最大程度地为患者保留了术后的尿控功能。

图片

陈凌武教授在德国汉堡市的手术室内。

整个手术过程用时90分钟,5G远程操作系统的平均延时被稳定控制在125毫秒左右,确保了远程操作的精准性,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图片

陈凌武教授(左三)与手术团队合影。

“和现场操作手术机器人相比,125毫秒的平均延时在过滤机器人自身颤抖方面可能会有一点影响,但整体上差异不大。”陈凌武教授回忆,手术现场的德国医护团队称,同样术式的机器人手术在当地通常要做2—3小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此次手术团队的高效与技术成熟度。

图片

北京手术室内同样配备了专家团队。

同时,为了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北京手术室内也配备了专家手术团队。即便远程手术出现了信号中断等问题,北京专家也能立即接手处理。

图片

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在大会现场同步观看了手术演示。

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在大会现场同步观看了手术演示。演示期间,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大会主席、德国明斯特大学泌尿外科教授Christian Wülfing称赞道:“手术进行得稳定、精准且精细,非常漂亮!” 

“广东智造”赋能

国产机器人屡破纪录

此次手术使用的机器人由广东深圳企业精锋医疗研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非这款“广东智造”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图片

陈凌武教授使用国产手术机器人。

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旭曾使用同一品牌机器人,在意大利成功完成跨亚欧大陆的“全球最远距离”远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

“在紧密的临床实践与技术反馈的良性循环中,国产机器人的迭代优化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中国医生+中国制造’为世界范围内开展远程机器人手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球共享提供了‘中国方案’。”陈凌武教授称。

张旭院士表示,德国是现代外科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医疗器械的制造水平也走在国际前列。此次中国专家携国产医疗设备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成功演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既展示了中国外科专家卓越的技术水平,也展现了我国自主研发高端医疗装备的硬核实力。

图片

陈凌武教授(左)与大会主席、德国明斯特大学泌尿外科教授Christian Wülfing(右)合影。

据了解,中山一院目前拥有6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医院还与美国加州大学在南沙院区共建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成立柯麟手术机器人学院,为全国各地的外科医生提供系统的、规范化的机器人手术培训。

在探索5G+机器人远程手术方面,中山一院专家团队引领创新,连续开展多场高难度远程机器人手术,如副院长匡铭教授身处广州,为福建省三明市患者实施高难度远程机器人肝癌切除术;副院长殷晓煜教授为广西一位胰腺癌患者实施远程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主任盛璞义教授实施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等,成功实现了从技术探索到模式创新的飞跃,进一步推动手术标准化、智能化、远程化发展,为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了新路径。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梁嘉韵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