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樊文扬 11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一条消费警示,强调盗版剧APP存在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风险,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且维权困难,建议消费者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APP,并谨慎授权,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权限,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该消息提到,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盗版剧APP,这些APP不仅盗用大量剧集资源,更会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有的甚至还植入恶意程序,侵害消费者安全权。中国消费者协会强调,盗版剧APP藏风险隐患,并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树立良好的消费观。盗版剧APP看似让消费者以“花小钱”或者“不花钱”的方式抢先看到热播剧,但在画面质量、兼容适配、售后服务等方面缺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侵害,且维权困难。盗版剧APP的行为涉嫌侵犯著作权,不仅挫伤原创作者们的创作积极性,还严重影响整个文娱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要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和版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盗版剧APP,更好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要谨防授权陷阱。盗版剧APP在下载和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获取消费者手机位置、照片、相机、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有的盗版剧APP还通过各种套路,诱导消费者跳转至藏有木马、钓鱼程序的非法网站,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中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消费者在使用APP追剧时,要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并谨慎授权,警惕授权陷阱,避免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要定期检查APP应用权限设置,及时关闭不必要的权限,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三要依法维护权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妥善留存好订单截图、支付记录、合同协议等凭证。发生消费争议时,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与经营者进行协商,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咨询。使用视频APP过程中,发现经营者存在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杭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热播剧盗版牟利案。某受害公司反映其上个月的CDN(服务器网络)流量有异常激增,流量主要来自视频网站和一些未知的来源。警方调查发现,该案嫌疑人系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了公司的加密方式,私自获取了视频,即非法复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盗版。
其后,杭州警方通过查询涉案用户的注册信息、访问记录等,将犯罪嫌疑人翟某抓获归案。办案民警在勘验后发现,嫌疑人盗用的热播电视剧资源视频流达到上千万个,涉及79家网站,受害企业有58家。为了将盗版电视剧销售出去,嫌疑人专门搭建了一个名为“爱酷”的资源库网站,通过该网站管理所谓的下游客户并提供技术服务,其建立的技术群组人数高达2000余人。
编辑: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