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域首次发现保护动物蓝脸鲣鸟!系海洋“三剑客”之一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1-23 11:48

11月23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海洋珍稀濒危动物研究青年突击队,在南海海域开展鸟类调查时,首次在广东近海海域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脸鲣鸟,此次发现不仅刷新了蓝脸鲣鸟在我国海域的已知分布区域,也填补了该物种在广东省观测记录上的空白,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四川动物》。

图片

蓝脸鲣鸟。

据介绍,鸟类多样性是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种群动态分布直接反映了海洋环境的整体质量及生态系统稳定性。本次新纪录种的发现,是广东海域海洋生态持续改善的有力证明,也折射出南海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此次调查还记录到红脚鲣鸟和褐鲣鸟的分布。鲣鸟属于鲣鸟科鲣鸟属,是一种大型海鸟,与塘鹅有亲缘关系。蓝脸鲣鸟、红脚鲣鸟和褐鲣鸟常被称为海洋“三剑客”,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其中蓝脸鲣鸟主要分布在热带的大西洋和太平洋。

蓝脸鲣鸟全身大部分白色,翅膀后缘、尾巴和初级飞羽黑色,喙黄色,面部具黑色眼罩,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和岛屿上,大部分时间在海上活动,通常以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为食。在我国钓鱼岛有繁殖记录,夏候鸟常见于福建和香港海域。调查期间,团队在距离惠州市约120公里和汕头市约100公里的近海海域记录到蓝脸鲣鸟。本次发现将增进对该物种在我国分布区域的认识,也为丰富广东省海洋鸟类资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敏萱

编辑:韦娟明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